查看原文
其他

李昭:倾心尽力,无私无愧|百年耀邦

肖祖石 百年耀邦 2022-10-06

胡耀邦史料信息网(http://www.hybsl.cn)微信公众号:hybslw,订阅请点击上方蓝字“百年耀邦”


胡耀邦担任党的最高职务以后,李昭没有陪同胡耀邦出国访问过,没有以夫人身份出过境或参加社会活动。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1984年3月24日,李昭以总书记夫人的身份在中南海设家宴招待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一家人。胡耀邦1983年访问日本,中曾根首相曾设家宴招待过他。国际上的外交活动都是对等礼尚往来的。这次中曾根来华访问,胡耀邦理所当然地要携夫人李昭及子女、孙辈设家宴招待中曾根首相一家人,类似的家宴,实际是国家对国家的一种外交活动方式。李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以总书记夫人的身份出席外交场合,她雍容大度,落落大方地出入媒体的视线,博得媒体好评。


她第一次出国,是1980年以全国妇联执委的身份应日本妇女组织邀请出访。完成了访问任务,她利用空隙时间,请我驻日使馆的商务参赞处联系并陪同她专程去日本东丽化纤公司所属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涤纶长丝厂参观、考察。从纺织机械的性能、价格、操作原理到设备保养、使用年限等,她都作了全面的了解,学到不少东西,收获很大,还带回了该厂出产的一些样品,高兴地说:没有虚此一行。


李昭不尚浮华,拒绝一切不属于她的荣耀,同时她认为虚荣心过强的人是身心不健全的反映。


一次,在上海参观纺织科技展览,有的记者为了让她说话,发表意见,一直捧着录音机跟着她。摄影记者为了更多拍到她的照片,把她包围得寸步难行,后来,她无论去哪儿都拉着毛纺专家戴秀生作挡箭牌。


1984年她以玩具协会副会长的身份和会长宋汀出访香港。这次访问,外国媒体误传她是黄美华,山西左云县人,来港时改名叫李昭。境外的摄影记者更厉害,为了拍她的照片,紧追不舍,巴不得把她所有的活动都照下来,她处处躲避,老躲在宋汀的身后,有个摄影记者直接问她为什么躲躲闪闪,不愿意上镜头,老把宋汀推到前面?她指着宋汀说,她是会长,我是副会长,你们应该多拍她的照片,我又没有特殊的地方,拍我的照片干什么?

1983年《人民日报》名记者金凤,说要采访李昭,李昭说,我一个老太太,平平常常,采访什么?有什么好写的?她把毛纺专家戴秀生介绍给金凤。请金凤多写大知识分子、大专家。1983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报告文学《一个女工程师的道路》就是金凤采访戴秀生后写成的。


李昭这样做,是她的性格和人品使然,也是耀邦思想言行对她无形的影响。耀邦当了党中央主席,特别注意家人、亲属在外面的影响。他当党中央主席的当天,就让秘书给浏阳老家挂电话:不准敲锣打鼓庆祝他当了党中央的领导人;不准挂他的像;不准修缮他家的老房子;不准他的亲属来北京找他办事……


一位长期在耀邦身边工作的同志说过,耀邦、李昭对子女和亲属的要求,严格得近于苛刻。李昭的小儿子胡德华关心妹妹的学习,希望父母在妹妹考大学时找找人(其实满妹学习很好,凭成绩考取了医学院),耀邦不仅没找人,还上了纲,批评他说,为这种事找人的思想是腐朽的世界观,不要说共产主义,连进化论都不如。耀邦有句名言:在他那里要特殊化,走后门,没有!要马列,有!湖南老家一位认识耀邦的干部,见耀邦在家务农的侄子生活上有困难,就主动安排他去国营企业单位当了一名职工。耀邦以为是哥哥胡耀福打着他的牌子托人安排的,哥哥来北京看他,一见面就吵了一架,兄弟俩不欢而散,好长时间没有往来。当地政府按耀邦的指示,把他的侄子退了回去,还将那位“主动帮忙”的干部硬是降了半级。


工作中廉政,生活上简朴,这个家庭依然有着浓浓的亲情和温馨。


奶奶和外婆去世后,李昭自然就是家里年龄最高的女主人。平时,一家人都是各干各的,很难团聚一次,耀邦当了总书记,搬到中南海勤政殿,吃住在办公室,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要说团聚,见面都不容易,但骨肉之情、天伦之乐、谁没有?谁不向往?耀邦决定每周六与全家人共聚晚餐,共享天伦之乐。李昭非常重视这顿晚饭,她希望这一天儿孙们都能回来。在延安那艰苦的岁月,每逢节假日与耀邦、儿子相聚,她都能安排得让大家轻松愉快,其乐无穷,何况有了今天这样的条件。每当全家团聚,首先让孙辈们随意表现,活泼可爱。耀邦见了他们就能诱发童心,像回到了儿时的年代,这就会缓解疲劳,调剂、放松紧张的情绪。把爷爷当作保护神的孙辈们,看见爷爷回来,自然是尽情地跳、尽情地唱,和爷爷一块玩,一块笑。爸爸妈妈在爷爷面前,不批评、更不喝叱、打骂他们。爷爷总是护着他们说,还小嘛,总得让他们把过剩的精力发挥掉。孙辈们不知道爷爷当过共青团的书记,是全国青少年的朋友,只知道爷爷是最亲最爱他们的人。见了爷爷都问爷爷身体好,祝爷爷健康。爷爷却说:你们应该问问爷爷的工作好不好哇?还要祝爷爷工作好呀,光身体好,工作不好怎么行呢!见他们祖孙有趣的对话,乐滋滋的李昭比谁都开心,她不愧是这个场面的总导演啊!

 

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了四十八年人生里程的李昭和耀邦,都互相生活在对方的心灵里。耀邦的思想、情绪、心理,李昭是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的。“光明磊落,无私无愧”是李昭在耀邦墓侧石头上的题词,是对耀邦一生的概括,也是她自己生活的写照。


有人问李昭,题词中为什么不写“无私无畏”?她说,无私无愧更符合实际情况,耀邦对毛泽东、邓小平有敬有畏,也有分歧,于人民是无愧的。


李昭心中的耀邦,是个心胸坦荡、性格直爽、脾气倔强的人,没有私心没有权欲。


1956年,41岁的胡耀邦,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心里极不平静。他觉得有些资历比他深,功劳比他大的省委书记,大军区的领导,没有入选中委,他入选了,心里不安啊。大会酝酿名单的时候,他就多次提出,如果工作确实需要,选个候补中委就可以了。他给毛泽东写信,十分诚恳地说了自己的意见,但毛泽东没有接受。


1969年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本来可以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但他放弃了。打倒“四人帮”后,他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一个名叫罗炤的青年朋友来看他,祝贺他当选政治局委员。他说,他只干十年,超过十年就是野心。耀邦多次对李昭说,他非常欣赏孙中山做大事不做大官的名言,他认为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着眼,教育至关重要,是决定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他作梦也没有想过出任党的最高领导职务,只想过把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党中央领导层酝酿让他出任党中央主席,他根本没有思想准备,而且深感不安,邓小平和一些老同志跟他谈了不下十次,他都认为不合适。邓小平最后说,这是组织决定。他看没有退路了,才服从组织决定,走上党的最高领导岗位。


胡耀邦的职务不断提升,别人都以为他家的经济条件很优越,可他是只升官不发财,他不让提高自己的级别。工资待遇一直没变,数十年一贯制。家里应酬多,开销大,常常是入不敷出。1973年,李昭的母亲去世,居然没有钱办丧事。李昭只得通过纺织局财务处长柯鉴明从互助金里借了七百元人民币。因此,有人以为李昭管家理财“差点火候”,其实,胡耀邦和李昭的生活非常俭朴,只有在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志、支援困难亲友、公益活动时,才慷慨大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胡耀邦从“五·七”干校回京,在家养病期间,一个原北京市公安局系统的干部,遭“四人帮”迫害,被开除公职,走投无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胡耀邦的开导下,终于挺了过来。一天,胡耀邦和李昭得知他的女儿得了急性肾炎,无钱住院,李昭一下子拿出四百元人民币支援他。在那每人每月只有三、四十元工资的年代,这可不是个小数啊!


“无私无愧”,以天下为己任,对李昭和胡耀邦说来并非是廉价的空话。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冬天,将要停工倒闭的北京郊区房山县棉纺厂的工人们为了找饭吃,十冬腊月出来修公路,又冷又饿,营养不良,好多工人都病倒了。纺织局副局长李昭得知后,要了一辆吉普车,和局办公室的干部张平,冒着风雪直奔房山县政府,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在基层蹲点的县工业部长,经过长时间的交涉,李昭答应纺织局为他们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料,并包销他们的产品,县里答应让房山棉纺厂开工,才解决了两百多名职工的生活问题。文化大革命中,房山棉织厂一拨老工人,到纺织局静坐请愿,要求纺织局直接管理该厂,要求像李昭这样的干部来管理他们。


1992年,有人向李昭反映,江西宜春一个棉纺厂因管理不善,技术落后,频临破产,李昭想帮他们一把,找来纺织局的总工程师卢荣亚,请他伸出援助之手。卢荣亚和另一个高工去考察,发现这个厂对设备的使用不当,规章制度不严,管理松散。卢荣亚回京后,派了两名高工在那里常驻两年,改变了这个厂的面貌。宜春的有关领导多次表示感谢李昭,感谢北京市纺织局的工程师,李昭说,不用感谢,对国家有益的事,我们都应该干!


河北省劳动模范,蠡县辛兴镇党支部书记闫建章,发展乡镇企业,带领群众搞起了纺织行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遇到困难的时候又是李昭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了他们。


本文摘编自《肖祖石:一个不平凡的女性-胡耀邦夫人李昭》第十七和十八章

盛 平:胡耀邦平反的第一个右派|百年耀邦

王子韩:肝胆相照寓深情——胡厥文与胡耀邦|百年耀邦

胡耀邦的“光彩讲话”|百年耀邦

胡耀邦天赋的良知|百年耀邦

于光远先生杂忆|百年耀邦

马晓力:迟到的祭奠|百年耀邦

胡德平:共同富裕和市场、资本的关系——民营企业的一种新的扶贫形式|百年耀邦

刘道玉:怀念于光远|百年耀邦

胡耀邦和共青城的不解之缘|百年耀邦

盛 平:高层同志谈西藏汉族干部内调|百年耀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