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锤炼过的方是人生——评电影《江湖儿女》

青法平台 青苗法鸣 2020-12-09

锤炼过的方是人生

——评电影《江湖儿女》

全文图片皆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

蔡可夫斯基,生于黔北,学于山城,工于羊城;爱好不广,特长有限,职业依法抢钱;如欲联系,可拨打热线电话:110。


用时间来讲故事,在这世间所有讲故事的方法中,最难以辩驳,也最难以抵抗。贾樟柯的新片便是如此,它轻轻地来,却让所有观众重重地离开影院。


江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矛盾的词汇,它有时象征着忠义和肝胆相照,有时又代表了背叛和尔虞我诈。一部及格的江湖片常常包含着这样的矛盾,用爱恨情仇的纠葛来吸引众人,但贾樟柯没有停留,他把一男一女从江湖中捞了出来,又放了回去,一来一回,使得江湖儿女成为世上的男男女女。


江湖本就可出可没,出没之间,才能打开了人生的五味瓶。



从女主人公巧巧来看,年轻时代跟着城里有排面的斌哥,为救他而入狱,结果入狱后音信全无,所以她一出狱便开始疯狂地寻找旧爱。在这过程中,她被人盗窃、险些被奸,也同样是这过程中,她学会了虚与委蛇、掌控人心,能面无愧色地敲有钱人竹杠,镇定地支使摩托司机钻破屋,真正成为了一个江湖中人。真爱变了,自己也变了,她在内心里抗拒这样的成长,于是在火车上遇见骗子甘心被骗,想把自己放逐,只是她这样决绝的态度,让骗子都诚实地害怕起来。画面中废弃的大楼就是她坍塌的内心世界,而UFO的出现让她真正意识到,她只能靠自己,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面对这个世界。她不可避免地长大。



从男主人公斌哥来看,作为大同黑道的头面,言语间摆平弟兄的麻烦和纠纷,在朋友被杀后第一时间便被叫到家出面组织报仇,甚至在小流氓误伤后还大度地宽恕对方,这些侧面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斌哥的自信和权威。而要理解斌哥,就要从这些侧面开始:手眼都在麻将桌上,只是凭着一个二爷神像,就摆平了一场险些发生的火拼;尤其值得一提的,几个混混错认对象,将他的腿骨打折,按常人想法肯定要以牙还牙,但斌哥没有如此,宽恕比报复更能展现权威,因为真正的权威绝不明码标价、一一对换。《教父》开场里那场请托,教父拒绝求助者的金钱报酬,便与斌哥饶恕小流氓逻辑相同,但斌哥的悲剧正在于此,他的一切自信和权威在入狱后都丧失殆尽,警察审讯时提到“郭斌”二字,一下便将他打回原形。他从此漂泊在江湖,停留在原地,成为一个怀念过去、愤恨现在的人。



在整部电影中,唯一有成长变化的就是女主人公。在影片后半段,她成为一个江湖上的新头面,而斌哥却彻底丧失当大哥资本——半身瘫痪,也正是在这个阶段,郭斌给巧巧上了最后一课。巧巧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换来他的康复,也换来他的不告而别。从进麻将馆开始的随意上菜,到一众往日弟兄猎奇般地手机录像和刻意挑衅,郭斌落魄到连轮椅都保不住的境地,更让他想不到的,解决他逃脱困境并摆平事态的竟然是被自己抛弃过的女人。他回来,是因为知道这世界只有巧巧还无条件地爱他,但他并未料到,巧巧如今成为了新的权威,所以他回来,就注定要离开。离开时的不告而别是全片点睛之笔,一个过去自信从容的男人,突然在深爱自己的女人门前变得躲躲闪闪,以致门都不敢触碰便匆匆离开,他彻底丧失了尊严和底气。而这一走,也彻底打消了巧巧在江湖中的摇摆,最后一幕,监控画面所展示的狭小空间预示了二人几十年感情的最终结果:巧巧的心完全封闭了。



跳出剧情来看,整部电影最难得的就是打磨出了不同时代独有的年代感。对时代的用心打磨,令观众迅速融入电影的同时,也迅速注意到人物所发生的变化。即将破产的煤矿、即将淹没的库区,即将搬迁的人群,主创对本土时代元素的充分发掘,把历史感在画面中荡漾开来,使人不知不觉间便感受到时间的巨大力量。事实上,假如时间停止向前,巧巧和斌哥永远不会分开,巧巧永远可以做斌哥身边的小鸟,斌哥也永远可以为巧巧撑起一片天,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没有人能躲过时间的追赶,斌哥不能做一辈子的大哥,巧巧也不能做一辈子的小鸟。就像我童年时代的古惑仔们,大部分还是回到了找工作、娶老婆、生孩子的既定轨道上,成为孩子的奶粉和教育发愁的普通中年。有个长我几岁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当上狱警,因为上班第一天在监房里看见自己初中时最狠的“兄弟”因为囚犯棉衣未送到而蜷在墙角,从此,便再也没有同别人讲过半句自己的青春往事。



时间给江湖儿女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她把大哥赶到了小鸟的位置,把小鸟变成了新的大哥,逼着二人亲手为彼此的感情划下句号。正如影片前半段,斌哥夸“大学生”的妹妹长得好看,便是在暗示斌哥对她有好感,但假如没有时间的推动,斌哥不坐牢,还在大同做大佬,这样的好感就不会变成他的下一段恋情,类似的草灰蛇线在影片里还有很多。但主创用非常朴素的镜头和接近日常聊天的对话将这些线索展示出来,就是为了突出背后时间的力量。



贾樟柯和其他电影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总在刻意隐藏自己的电影技巧,用一切能调动观众的元素,比如方言、轮渡、破旧工厂、破旧街道,把银幕前的观众一把抓到他所构筑的生活中来。而贾樟柯最宝贵的一点则是,他从不在自己的电影里把结论灌输给观众,而是选择留白。在他的多部电影之中,结尾往往只有画面和生活杂音,演员除了动作,绝无一句台词。从留白与历史感的展现上来看,他的影片与侯孝贤、理查林克莱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贾樟柯用“土”,侯孝贤用长镜头,林克莱德用较长的电影制作周期,虽然方法不同,但最终都通过个体与时代结合,从而使得个体的命运和遭遇得以上升为“人”这一整体的命运和遭遇。



好的电影人、电影个个相似——以悲剧为内核,造出美好,再打破这些美好给你看。唯有如此,才能让观影者在反思中学会认输。生活需要认输,拿得起放得下,就是一种认输。不过总有人不肯放下,所谓“改变世界”,其实哪里是改变世界?不过是打着“改变”的旗号让他人服从自己而已。这种心态、欲望往往包裹着亮丽的外衣,但结局通常不是毁灭世界,就是毁灭自己。法律之所以应该保守,就是因为这种欲望在人的身上普遍存在,可即使像法律这样强力的制约,也常常会被这种欲望冲破,一想到此,就越发佩服贾樟柯这样的电影人,他们才是真正地爱惜这个世界、爱惜人。



与这些善良且优秀的电影创作者生存在同一个时代,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而今的时代有许许多多坏毛病,但艺术家的良心,一定会使我们的时代成为黄金时代。他们的慈悲和细腻,永远都在提醒着欣赏他们作品的人:世界不需要改变,世界一直在改变。


“经过了高温和燃烧,火山灰是最干净的。”电影里主人公不经意出口的一句台词,恰恰预示了所有江湖儿女的未来。真实的人生就像西游记,唯有经历过八十一难,取到的才是真经。


推荐阅读

《邪不压正》,以及不好好讲故事的姜文

隐藏于集体之后的个人——观《无问西东》

予人希望,便是药神

《千与千寻》中的礼和秩序

公知的重生——观《云图》小感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 蒋浩天

本期编辑 ✎ 梁梓韵

点一下文末广告,给小编加个鸡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