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津湖》热映,你可知抗美援朝中白衣英雄们的故事?

昕亚综合整理 医师报 2022-04-01



近期,随着电影《长津湖》热映,那些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情节让无数人泪流满面。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无视我国的警告,战火蔓延至鸭绿江边,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人民主权及生命财产安全,中央政府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是一个军事奇迹。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在中国边境立起一道钢铁长城,用铮铮铁骨照亮了祖国万里山河。那段历史就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其中,中国的医护人员积极投身抗美援朝,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来了解一下,那些身着白衣的英雄们的故事。







吴英恺:

降低抗美援朝晚期战伤病员死亡率







图片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官网


抗美援朝时期,吴英恺等协和人参加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医院组建了400余人的担架队和330余人的输血团。


一九五四年中央军委组织了晚期战伤医疗研究组,在辽阳201医院开展了对抗美援朝晚期战伤病员的后期并发症的治疗,在以吴英恺为首的研究组里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当时胸部战伤并发的肺化脓症有100多例,经过手术切除治疗病例的死亡率仅为6%。






裘法祖: 

中国共产党有远见、有胆量、有魄力  






抗美援朝时期在东北(左二为裘法祖)。图源:吴在德《纪念人民医学家裘法祖诞辰101周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前线战士急需治疗,裘法祖带头报名,和同事组成上海第三医疗队,来到长春第一军医大学的后方医院,积极救治伤员并担任青年医生的教学工作,为保家卫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有远见、有胆量、有魄力,中国像巨人一样站起来了。后来数次参加农村巡回医疗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革命的道路,什么是生活的方向,应该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这样一名老年知识分子的光荣归宿,让我贡献出一切精力,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奋斗吧。”这是中国现代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裘法祖院士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的一段话。






尚德延:

战场上积累伤员麻醉处理经验






兰州中央医院麻醉科首任主任尚德延教授被任命为抗美援朝中央医疗总队后方医院麻醉组的负责人,协助总队长吴英恺教授和其它各科专家完成了大量的战伤救治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积累了丰富的战创伤伤员的麻醉处理经验,包括大量危重症患者肺损害的救治经验。






韩济生:

当国家需要时,全心全意地投入






1952年,韩济生被分配到大连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在吴襄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生理学。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前线需要大量的血液。大连市领导组织了一个2000多人的大会,要求学院派人宣讲献血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吴襄教授对韩济生说:“韩济生,这个任务交给你来完成,你能行!”


韩济生说:第一,没有人生来就是专家,当国家需要时,全心全意地投入、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成为专家;第二,遇到好老师,是一件幸运且幸福的事情。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数,一些人幸运地得到了老师的点拨与教导,才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三,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对培养、教育我们的老师最大的感谢。






陈灏珠:

追随理想 磨砺出尘 






1951年上海中山医院(现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灏珠响应号召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在东北军区第二陆军医院救治前线转送下来的伤病员,同时帮助创建东北军区军医专科学校(现第一军医大学的前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卫生部颁发的立功奖状。




顾复生:

赢得一生的历史纪念






1950年,上海私立同德医学院22岁的顾复生以一名实习医生的身份参加了上海市首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第三大队,队长胡健吾主任成为顾复生进入内科学的指路人。


1951 年,在后方医院每晚接收由朝鲜战场前线转运回来的 200 名左右伤员。顾复生不顾传染病的危险,曾为患麻风的志愿军战士送饭洗碗。对伤员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自己也患了斑疹伤寒,顾复生被当时与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同龄人或 14、15 岁的战士尊称为“妈妈”。不为名、不为利,作为一名实习生,顾复生以她勇敢、无畏,踏实工作赢得了一生的历史纪念。






吴晓岚:

“我们是伤员的保护神,必须逼自己坚强”







一夜手术帐篷外堆起截肢


1950年10月,年仅16岁的吴晓岚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二分部13兵站医院担任护士,开始了抗美援朝的艰苦作战。

“最受不了的就是敌机的轰炸,叫你根本抬不起头。”当时,吴晓岚所在的医院就驻扎在紧挨前线的山坡上。
大部分的危重伤员都是被炸伤的。前线医疗条件有限,救治任务以保住性命为先。经常是一夜手术做完,帐篷外就堆积了大量被截下的断臂残肢。
“那会儿说是医院,其实都并没有医院的实体形式了。”山坡上也没有房子,全炸没了,吴晓岚他们只能在树底下、草窠里扒拉,找出相对平整的地方安置伤员,再拽一拽边上的草,把伤员们隐蔽起来。
伤员中,一个17岁的上海籍小战士令吴晓岚印象深刻。“他四肢都被炸伤了,全部要截肢,否则命留不住。”小战士的遭遇让在战地见过许多生死的吴晓岚也忍不住流泪。“但他特别坚强,还反过来安慰我们,说他哪怕没有了手脚,也还有清晰的头脑,好了之后肯定还能找到用武之处。”
▲资料图片:吴晓岚将军军装照。(受访者供图)

敌机扫射下往返防空洞取药


因为敌机持续轰炸我方的运输线,药品送不上来,卫生员们甚至在为伤员换药时,只能用“汽油棉球”进行消毒。
“伤员漫山遍岭,我们每个医护人员都随身携带一瓶汽油棉球和两把镊子,好随时为伤员换药处置。”经常是一次巡视下来,就要好几个小时。有的伤员前一次巡视时还好好的,下一次巡视时就出现了典型的破伤风症状。
“他们只能从牙缝里挤出模糊不清的声音,但我能听出来,他们在跟我说,‘吴班长,救救我’。”战士强烈的求生意志让吴晓岚心疼不已,她每次都坚定地回答,“你放心,我马上去取药。”
伤员所在处距离放药品、器材的防空洞仅两百多米,可白天取药却是一段“漫长”历程,需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敌机在空中不停轰炸扫射,吴晓岚只能抓住间隙,一有机会就马上冲刺。有时好不容易取到药品,又在往回跑的路上遭遇敌机俯冲,一个跟头栽下去,药品就全废了,只能返回再取。
每一天,吴晓岚都在这样的艰险中不断往复着。她的身材几乎是班里最娇小的,却像是蕴藏着总也用不完的无穷力量。“我们就是伤员的保护神啊,你必须逼自己坚强。”




瑞金人:‍‍‍‍‍‍‍‍‍‍‍‍‍‍‍‍‍‍‍‍‍‍‍‍‍

铭记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1951年7月,广慈医院组织第二批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由眼科聂传贤任大队长,外科史济湘、林言箴,内科龚兰生、陈家伦等2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上海市第二批抗美援朝医疗队,多人立功。

🔺 1952年4月 本院参加上海市第二批抗美援朝医疗队部分志愿军在胜利归来时路过山海关时合影,后排左一是龚兰生医师

王振义:热爱祖国,就要为祖国上战场


1953年4月,王振义第二次报名参加上海市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并获批,作为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的主治医师,前往黑龙江勃利县后方医院救治伤员。

🔺 王振义

当时在战场医院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怪病,很多战士出现咳血、头痛等症状,医生们诊断为肺结核并伴有结核性的脑膜炎,用了药并不见好转。但结核性脑膜炎并非传染病,王振义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细心的王振义发现,当时战士们为了改善伙食经常在当地捕捞鱼虾,他想到之前在文献里看过一种肺吸虫病,与战士们的病状极为相似。他将病人咳出的血液拿到显微镜下观察,果真找到了肺吸虫卵!


🔺 王振义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二等功

这一诊断帮助整个部队和医院及时治愈了一大批患病的战士。为此,王振义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二等功。

高恪: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原瑞金医院副院长高恪也在抗美援朝的后方医院,从1951年至1953年期间为伤员的诊治和照护尽心出力,荣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功劳证”。

🔺 青年高恪

1951年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不长时间,就有伤员送往后方医院,高恪和战友们日夜不停地给伤员换药、补液、送水、送饭。“伤员们大部分是战伤,有一部分是冻伤,战士在潮湿的地道里,趴在雪地上,手脚冻伤者很多,手指坏死发黑,十指连心呀!疼痛可想而知,每当我剪掉伤员坏死手指时,心如刀割。”
还有一些伤员患有夜盲(维生素A缺乏)、烂口角(维生素B2缺乏)、舌炎(烟酸缺乏)等,志愿军战士吃的是“一把炒面,一把雪”,营养缺乏是普遍的。每个伤员都忍受着伤痛和疾病的煎熬,但他们从不叫痛和抱怨,他们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高恪。
1953年下半年,高恪还受组织委派,护送几十名伤员到四川,“我要扶侍他们吃饭、大小便,最后到达四川万县,在这里由民工背着他们越过大山,回到家乡医院。我胜利完成任务了,我是多么兴奋。1954年,我也如愿踏进军医大学的大门,如饥如渴地学习,决心要成为救死扶伤的一名好医生。”

🔺 广慈医院报名参加第二批抗美援朝支援医疗队名单





四川大学(包括原华西大学)‍‍‍‍‍‍‍‍‍‍‍‍‍‍‍‍‍‍:

两次志愿手术队贡献突出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枪。四川大学(包括原华西大学)师生积极响应抗美援朝号召,从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到组织增产节约、捐款捐物、参军参干、组织英文翻译队,川大人积极投身各项抗美援朝运动中。其中,原华西大学组织的两次志愿手术队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一次:西南整形外科手术队 后方救治千余人

1951年4月,西南抗美援朝志愿整形外科手术队正式组建,是由宋儒耀教授带队的一支战场医疗服务队。队伍在北京改为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五大队第一队,是全国的医疗队中唯一一支整形外科手术队,分配在长春第三军医大学外科学院整形科工作,于1952年2月工作结束返校。


西南整形外科手术队成员合影,1952年2月摄于新南门(注:照片由邓显昭之子邓长春先生提供)


西南志愿整形外科手术队在后方救治伤者1000余人。开始,真正可以做手术的只有宋儒耀教授。白天,由宋教授主刀手术,同时现场指导青年医生观摩学习。晚上,宋教授还要编写讲义,并给年轻的医生、护士们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年轻医生们可以主刀手术了,这时宋教授还是会在一旁监督指导。宋教授说:“虽然我不可能把我们最可爱的人变成最美丽的人,但我要尽可能使他们美丽一些!”


长春军医大学(即第三军医大学)整形外科是初建,物资条件较差,宋教授和手术队的同志们能够积极提出建议,并想办法克服困难,如:帮助医生们研究业务,整顿整形科病房工作制度,当护理人员忙不开时,他们就亲自动手给伤员打水喂饭,整理病床等。在医院管理上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大家在出发时,原本准备过江去工作的,因此准备的医疗器械是比较简单的,到达工作地点后,就遭遇了一些困难,手术队的同志们创造发明了一些手术器械和六个技术方法。


所有队员都全身心的积极投入救治工作。邓显昭时常在深夜照看病伤员,对病危及严重患者亲自守病,建立医病制度,减少了医疗事故,解决伤员的思想、生活、医疗等问题,热心帮助工作人员学习,在工作人员中具有较高的威信。曹振家在伤员施行手术后,不醒不下班,并提出建议,制订了住院医师应守候全身麻醉病人至全醒的制度。张连俊在整形科换药室工作时,每日工作在10小时左右,伤员用过的纱布及绷带,都亲自洗涤,每周节省纱布80张,绷带20卷。


第二次:奔赴上甘岭夜间手术救治伤员

1953年1月15日,四川抗美援朝志愿外科手术队在成都正式组队,到北京后改为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第十二队。在朝鲜期间,队伍在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四前沿兵站医院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基地医院工作。此次和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支队伍工作地点在朝鲜,并且队员不全是由华西医生组成,有杨振华和敬以庄两名华西医生,其中杨振华担任队长。


杨振华医生与敬以庄医生合影,摄于第十四前沿兵站医院(注:照片由杨振华之子杨光曦先生提供)


四川外科手术队在三月初入朝后分配到位于第十四前沿兵站医院,属于最前线的上甘岭地区。

1953年9月,华西大学外科医生杨振华、敬以庄在参加抗美援朝手术队后给院长寄来一封信,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况。我们的兵站 “凡有骨折的伤员都做到了百分之百的石膏固定;共约1000个石膏固定,没有发生过循环障碍的合并症。”同时,在治疗方面我们介绍了一些技术,改进了一些方法。“未来使同志们能精确地诊断紧张性气胸,会利用简单材料自制了胸腔水压表;为了减少胸部伤员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残废率,会根据朝鲜战场的条件改进了苏联的胸腔积极引流法。同时我们也学习了战伤外科。认识到现代战场的复杂性与严重性,更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苏联的先进野战医疗制度——阶梯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和归队率,才能降低残废率和死亡率。”


伤员经过初步处理后,需要被转运到后方,“在经过了适当的处理和仔细的检查,在后送大批伤病员中没有发生过中途死亡,伤病员安全到达后一阶梯医院24小时以内也没有发生过死亡。在我们医院里的死亡率只达到0.6%,都是严重的伤病员。”在敌机猖狂的时期,工作愈见紧张。为了安全,伤员的接收和后送都在黑夜里进行,手术也在夜里做,夜间成为最宝贵的时间。在反击战的紧张阶段,杨振华所在医院一个晚上就要收入和转出八百名伤员,还有二三百名留院治疗的伤病员。他们在救治伤员的同时,每天夜里要搞好新收入院伤员的分类,既要将抬到分散在山沟里的病室里去,又要将后送的伤员抬上汽车,是一件很繁重的工作。白天若有空袭更要加快把伤员背抬到坚固的防空洞内,在那里还照常进行必要的治疗。


同时,杨振华和队员们,利用汽油桶创造了消毒器,克服消毒灭菌的困难;他们为了攻克创伤性休克这一重要的死亡威胁,加强对休克的理论学习,并且贡献出自己的鲜血来抢救休克伤员。在某次战役里全院每个同志都献过一次血,个别同志献到三次之多;他们用玻璃瓶制成大漏斗,把纱布反复洗净消毒后用来替代滤纸,解决了因缺乏大批漏斗和滤纸而造成的输血输液困难,用此方法后,在12小时很容易给伤员们静脉输入三、四万毫升液体,既使伤员得到了及时治疗,又节省了人力;他们还把打车胎的气枪的活瓣改变方向用来作吸引器,克服了手术室内因没有吸引器,在紧急手术时的许多困难和不便。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白衣执甲 灭除病苦







上海市首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由外科学家黄家驷教授任总队长、传染病学家钱悳教授任副队长,率320人赴东北治疗志愿军伤员。


1951年8月,由上医组建的第二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第七大队奉命赴齐齐哈尔第二陆军医院,中心任务是:协助陆军二院创建东北军区军医学校及担任教学工作;继续提高在职干部的业务及技术水平;对伤病员的诊断和治疗,并作各个方面的技术指导;贯彻和完善已订立的各部门常规制度。据此,第七大队将队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医院工作,一部分参与军医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工作。


其时陆军二院经1951年的调整,尚有床位772张,并根据教学需要将由业务医院转为教学医院。林兆耆受命筹备军医学校,讲授内科学和传染病学。历经半年勤奋工作的第七大队与部队医务人员胜利完成了各项中心任务,施行各种手术636例,还制定了“杜绝医疗事故公约”,有力地保证了医疗质量。


沈克非作为医疗队技术顾问团主任顾问,更是活跃在中朝边界,亲自抢救治疗志愿军伤病员;并且,在沈克非的积极倡议下,沈阳市迅速建立中心血库,为前方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浆和全血。

左景鉴在驻丹东的志愿军总医院工作,面对源源不断需要输血的伤员,他深知血液是抢救生命的第一需要。能不能建一个血液储备库,就像家里的暖水瓶,把需要的血液存储起来呢?左景鉴与同事们反复试验,共同研制了手提式血液保养箱,并积极筹建志愿军总医院中心血库,发动无偿献血,不仅为前线及时抢救志愿军伤员作出了贡献,也为以后国内各地医院创建血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一创造性成果被载入了中国建立血库的史册。
1952年9月15日, 上医第三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完成任务后回校,从1951年1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医疗工作胜利结束。期间,上医共派出3批154人参加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在前方为志愿军伤病员服务。
手术队除承担繁重的医疗任务外,上医人还积极担任了培养部队医务干部的教学工作,使他们掌握了诸如肺叶切除、骨折切开复位等胸部大手术。
在工作中,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的教职工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其中有31人立功。






王果:

清楚记得战场上的每一天






直到现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原营养室主任王果仍清楚地记得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每一天


 

END

来源综合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上医、河南省人民医院等。



排版:昕亚

编辑:昕亚 陈惠

审核:陈惠


喊您来 | “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优秀范例征集活动”热火进行中



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 | 第七届医学家峰会(2022)来啦!




更多内容请点击:


重磅|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美国科学家

邹大进:代谢手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十大临床问题 | 2021EASD①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13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