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训练课题申报指南

青法平台 青法在线 2022-03-20

目录

一、前言

二、选题

三、项目简介

四、研究目的、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六、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

七、团队条件及前期准备

八、项目的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

九、项目进度安排及经费使用计划

十、答辩技巧

十一、格式要求

十二、结语


一、前言

创新训练课题是本科期间同学们少有的可以接触科研的机会,也是读研期间颇为重要的课题立项内容。申报创新训练课题,无论是对提升学术认知水平,亦或是保研、考研等,均有较大效益,值得同学们为此去努力。但是,获得一项创新训练课题立项并不是那么简单,其中存在着比较高的淘汰率及立项等级上的差别。由于本科生的创新训练课题申报一般集中在大二期间,作为低年级的本科生,其对学术的了解尚刚刚起步,面对着一份充满诸多填报要素的申报书,应当如何去撰写它才能提高项目的立项成功率,是很多本科学子们普遍存在的一个疑问,故本文主要针对本科生的创新训练项目展开论述。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申报的要素具有相似性,故本文同样可对(大)挑战杯等其他科研立项的申报有借鉴价值,但因申报者层次的差异,研究生等应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通过查阅多所不同层次高校的创新训练课题申报书,总结出项目申报书所共同的要素,包括:项目简介,研究目的、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团队条件及前期准备,项目的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项目进度安排及经费使用计划等。下文将针对上述问题系统地展开写作,以期待对下学期同学们的项目申报过程有帮助。


二、选题

选题是填写申报书的第一步。然而,就是这最初始的一步,拦住了多少英雄好汉。在此过程中,如何在“茫茫文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且值得研究的题目便值得我们去仔细思索。


(一)良好的问题意识很重要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之中,处处充满着未决问题,缺少的不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而是寻找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提问,学会质疑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当身边的某个社会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之时,我们可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该问题在其他地域是否亦未得到解决?理论上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现有的举措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究竟如何才能较为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当某项新制度刚推行时,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要推行这个制度?其旨在解决何种问题?制度实施后是否(部分)解决原有之问题?目前的现状能否保证其妥当、合理、覆盖实施?作为新生的制度,其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是否完善?……


当自己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思考:现有学说有哪些?各自的利弊在哪里?自己支持哪个观点?如果都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是怎样的?司法实践中对该问题持什么态度?群众的看法是什么?……


总之,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当习惯用问题导向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可供研究的地方实在太多,即便经过创新性等选题步骤的筛选,也会留下诸多可研究之问题。


(二)获得思维火花的途径

从总体上看,选题的性质大致可分为理论型选题与制度型选题,而创新训练课题多为制度型选题,甚至在法学院创新训练课题理想中存在许多社会学等非法学领域的选题。原因在于:低年级本科生所研习的理论内容较少,理论能力相对较弱。理论型课题,需要作者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驾驭理论的能力,故其写作较难;而制度型选题,所研究的是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抽象程度较低,写作较易,便于初学者把握。那么,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如何获得一个思维的火花呢?


第一,人文社科关注社会问题,诸如党的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新发布的政策性文件、时事热点新闻等皆可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其可反映出当前想解决但未解决或未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以及某些新生事物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等。


第二,善用知网中的研究学习平台寻找某领域中的学术热点方向。同时,亦可以在数据库中阅读某一学科本年度内的发文情况,通过文献统计得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问题,为选题提供参考。



第三,关注某些较为权威的学术期刊发布的选题指导,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发布的选题指南为例: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研究;2.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面向“十四五”及2035远景目标的农业高质量发展;4.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国内循环与国际农业循环;5.中国减贫经验总结、相对贫困、贫困的代际传递、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6.乡村治理与乡村文化建设;7.乡村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经济、涉农工商管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8.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与乡村可持续发展;9.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与实践创新;10.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与减量化管控……

第四,某些论坛、会议征稿也会附带与会议主题相关的选题参考方向,以第二届“毓秀法治”征文比赛的选题参考为例:1.后疫情时代预防性法治理念的构建;2.宪法中人权价值体系与规范体系的重构;3.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机制;4.现代社会治理中刑法的地位与角色;5.金融监管与金融系统性风险防控;6.公共物品提供及风险分配;7.RCEP协议下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8.“一带一路”投资安保问题研究;9.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10.人工智能时代著作权保护研究。


第五,校内、校外历年创新训练课题立项课题目录,此在学校官网的文件系统中可以查询到公示名单。


除此之外,诸如阅读理论书籍、查阅其他课题立项名单、了解学院历年本科毕业论文等等,都是获得思维火花的不错方式。


(三)研究方向如何上升为项目选题

通过前述措施,我们大概率可以获得一些大致的研究方向,但这并不是我们最终所欲得到的项目选题,尚需对其进行升华。升华的过程是以大量文献阅读(文献综述)为基础,不停反问的过程,其既是将话题上升为选题(理论化)的过程,亦是考量创新性高低、容量大小的过程,还要承担美化的任务。这个过程需要扎实的文献综述作为检验手段,该部分内容将在下文第五部分详述。


其中,检验创新性及容量成为最终敲定选题的关键环节,最终敲定的选题最起码要存在一处以上的创新点。这创新点可能是题目新、研究方法新或结论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若自己认为将要研究的问题属“前无古人”型,要特别谨慎,因为其极易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即富有创新性与无研究价值。


除创新性的检验外,还需考虑文章的容量问题。创新训练课题的结题报告存在一定的字数要求,是故选题需容纳恰当的容量。比如,某同学选题为《正当防卫研究》或《过失共犯研究》,这种选题容量完全可以达到一篇博士论文的字数要求,属于选题过大。此种情况下,需要对文章的容量进行限制。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当主标题的容量过大,通过加入副标题或主标题限制词的方式限缩文章的容量,使其从一个大容量题目缩小至研究更小领域内问题的小容量题目。其中,主标题限制词指:添加XX理论视角、XX背景、XX(元题目)中的XX问题、基于XX特殊情况等等。


最后,我们还需要对文章的题目及其写作框架进行美化,其作用在于吸引编辑或评委老师的注意力。举个例子来说,如果题目中出现“浅析”、“浅论”、“浅见”等字样,可能会天然地拉低印象分,我们需尽量避免使用该类词汇。同时,“XXX研究”,“XXX现状、问题及对策”之类的题目过多,我们可以尝试变更。比如文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解决对策的创新思路是什么,引入的理论分析模型或分析模式是什么等,都可以在标题上做出体现,进而起到美化论文及章节标题的作用。当然,变更的前提是题目需体现文章最核心的写作脉络。在写作框架的问题上,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制度型选题,那么大部分同学的文章框架便会遵循“现状—问题—对策”的模式。这种模式会缺乏亮点,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结构上的变更。在“存在的问题”部分,我们可以体现该研究课题最核心的问题,或将研究方法体现在标题上等,起到美化的效果,“对策”部分同样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个理论模型,将其放置于“现状”或“问题”之后,并跟随所采纳的理论模型,对接下来的标题进行修正,这样也可以达到美化的效果。



三、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一般位于申报书的最开始,是评委老师审阅时的第一顺序信息。该部分内容需要以简练的语言(一般有字数限制)综合高度概括申报书的整体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项目的技术路线等等内容。该部分在写作时,除齐备基本构成要素之外,主要任务在于突出项目的优势、创新点或亮点等,毕竟是给评委老师留下第一印象的栏目。其格式一般为:本项目通过XX研究方法,针对目前XX领域中普遍存在的XX问题,利用XX理论模型,建构起XX的对策体系,以实现XX之目标。当然,在申报书具体书写过程中,即便选择的是制度型选题,“现状—问题—对策”式结构也需要进行适时调整,以展现新意。


切记,项目简介、项目内容或文章摘要中的背景性描述语言不能过多,以一两句为宜,占据该部分内容的比例不能过大。我在审查申报书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将一共五行的项目简介出现三行的背景描述,这是错误的写法。背景只是体现一部分项目研究的必要性,后续目的、内容(创新点)等才是重点。


四、研究目的、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很好理解,即研究该课题旨在达到的效果,但如何写的出彩值得考虑。从撰写申报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研究目的分层,运用“微观、中观、宏观”“个体效果、社会效果”等进行具体化的表述。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在项目简介中也会提到,但此处需要适当地展开表述。该部分需要展示如下信息: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如何?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或者说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有研究的必要?)采取了何种研究方法?采纳了何种理论分析模型?拟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拟采取何种途径解决这些问题?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即文献综述。此部分是整个申报书的基础部分,是填写其他内容的根基。完成一份质量过关的文献综述,距离完成一篇质量不错的论文不远矣。对于本科同学来说,可能存在如下疑问:文献综述要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查找文献资料?如何整理文献资料?如何撰写文献综述?需要述而不评吗?针对这些问题,下文将一一作出回应。

(一)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

课题研究的过程需要阅读大量文献。阅读文献的目的,是在学习中超越,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获得编辑贡献。文献综述的过程或许很枯燥,看起来似乎不太需要太多技术性工作。但要完成一份较高质量的文献综述,需要下功夫练习,并踏实地查阅及整理文献。那么,一份文献综述需要包含什么内容呢?


首先,一份质量过关的文献综述需要勾勒出研究领域的一幅全景图。此时我们需要思考:该课题从诞生以来,是如何发展并演变至今的?发展趋势如何?不同历史时期,学者们的关注点都在哪里?存在哪里不同的立场、观点?是否存在里程碑式的观点(文章)?曾经达成过何种共识?是否存在学者们未曾关注过的角度(研究空白)?现有观点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与矛盾?……以此为指向去搜集、整理文献,可采取树状图的形式,展示研究领域的全景。该树状图的一级分类科采用某种分类标准进行二分法或三分法等,随后往下继续延伸。延伸至最后一个节点,呈现出的是诸多的学者观点。如此,关于该课题的研究全貌便一览无余。借此,我们便可以寻找到现有的研究空白以及现有观点的争议与矛盾等。


其次,文献综述需点明我们现在所做研究与既往研究的关系是什么,并避免重复。此时我们需要思考:历史发展过程中,对该课题提出过的观点之间,是否存在争议?争议点在哪里?观点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与矛盾?是否存在值得商榷之处?研究设计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论证过程是否存在瑕疵?当代针对上述问题是否能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该领域的哪些方面已经进行了较为成熟的研究?哪些方面检验并不充分?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分为背景式综述、历史性综述、理论式综述、方法式综述及整合式综述。从创新训练课题申报的角度来看,我们需采用整合式综述的类型,对研究领域的整体进行描绘。其格式一般包括:前言(点题)、主体部分、结语、参考文献等。


(二)文献搜集与整理

如何查找文献是制作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文献找的全,自然全景图越详细,对寻找到创新点大有裨益,越能为后期论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文献检索

从哪里找文献,使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专业理论书籍,我们可以前往图书馆等寻找;对于论文,我们可以登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月旦(台)、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Beckonline(德)、Juris(德)、cinii(日)、westlaw(英)、lexis(英)、heinonline(英)等;对于案例,我们可以利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无讼、法信、聚法案例、威科先行等查找……


对文献检索的过程需进行一些限定,以获得质量在总体上过关的文献。以国内论文检索为例,我们可以采用知网的高级搜索功能,将所要检索的文献限定于核心期刊之中。


2.文献筛选

对搜索过程的限定仅是总体上保障文献的质量,但并不意味着由此得到的文献皆会被纳入综述的范畴。对此,我们需要对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在大致浏览文章摘要及部分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除“无价值”的文章。当然,这一部分也可以与文献阅读一并进行,在阅读之中发现的无价值文献需将其从课题文献库之中删除。如果涉及司法案例等,亦是如此。同时,对筛选之后的论文我们需对其进行大类分类,通过区分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聚合。


3.文献阅读及管理

经过文献检索与筛选之后,我们仍然会面对海量的文献,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将略读与详读相结合。首先,当我们初步了解一个主题时,以阅读体系教科书及综述性质的文章为宜,以了解研究方向的大致样貌。当打下一定的基础后,我们便可以开始阅读筛选后的文献。打开一篇文献,我们需首先阅读其摘要部分,大致了解其全貌,对存在显著特色的部分进行详读。阅读的过程需进行记录,一篇文章形成一篇体系图,并突出其创新特色。当阅读比较多文献之后,需对体系图进行整合,进行整合,从而逐步向文献综述的全景体系图靠拢。


(三)撰写及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的写法与论文不同,“述而不评”或“述而少评”是其基本特色。


1.前言

前言部分所起到的是导读的效果,因此需扼要介绍整篇文献综述的核心内容。该部分需要说明写作的背景,研究必要性、意义及目的,介绍有关概念和总数范围,说明资料来源,简介发展现状及争议焦点等。


2.主体

主体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最主要、最核心内容。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选取写作方法,即采取横向、纵向还是横纵向结合的写作方法。显然,横向方法是基于历史发展的视角,是以一种动态的立场观察问题的发展,勾画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向方法是对所选课题国内外各种学派、立场、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从而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在项目申报书撰写过程中,可以采取横纵结合的方式进行写作,以横向方法撰写背景部分的材料,以纵向方法撰写理论争议部分。


在撰写理论争议部分时,切记,文献综述的过程并非单纯罗列文献的过程。常见的错误写法为:XX学者认为,XX学者认为,XX学者认为,然后便无下文文献综述的内容亦需要逻辑性,需要对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当我们在某一具体问题之下列举了三位学者的观点,此时需分析这些学者们的立论立场、观察角度、研究方法、所得结论等的异同。举个例子来说:在X问题上,A教授认为XXX,B教授认为XXX,而C教授认为XXX。显然,A教授是基于XX立场(视角)进行的立论,所得出的结论亦是XXX;B教授则采取了XX研究方法,故其相对于A教授而言,XXX;而C教授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具有XXX的特征,其涉及A、B教授所未涉及的问题。当然,上述过程仅仅是笔者所举的一个例子而已,具体写作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就是不能仅仅罗列学者观点,要让观点之间有逻辑,要有分析观点的过程。除此之外,同学们也可在观点分析之中添加一两句批评性语言,但不要过多,只是用其凸显研究的必要性,此部分内容适合在论文正文部分出现。


法科学生如果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则在分析司法实践立场过程中,亦不能简单罗列裁判文书,需要对文书的观点及论证逻辑等进行相应的分析。


同时,要避免在自己的文献综述之中直接引用其他作者文献综述的内容。看起来这种方式似乎很便利,但我们应阅读其文献综述所引用的原始文章进行自己的文献综述写作。


最后,为方便评委老师查阅,该部分可采用体系图、流程图、逻辑图等形式展示重要部分的内容。


3.结语

结语是对文献综述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的部分,并可做出一些延展性思考等。同时,亦可以在结语之中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当然,文献综述不需要解决问题,此为论文的内容。


4.参考文献

此处的参考文献是指文献综述中所使用到的文献,并要求所引用的文献在质量上要权威(来源于权威期刊或自身有重要理论贡献等)。如果所引论文来源于黑名单期刊等,则会拉低文献综述的整体价值。同时,申报书中所涉及的参考文献整体可作为申报书的附录内容,同学们可以选取文献库中最有价值的一些文章,作为团队的前期准备成果出现。以此向评委老师展示前期的阅读量,证明团队的确为此进行了阅读方面的准备,对该课题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胜任后续研究任务的顺利展开,以提高立项的成功率等。


六、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

项目的创新点从哪里来?感觉能写的都被别人写了,我还能写出创新的地方吗?这些可能是在申报过程中困扰大家的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很多同学都被拦在了这一步。我们说,一份较高质量的文献综述是寻找到创新点的前提条件。只有勾勒出所要研究领域的全景图,才可知晓哪里存在研究空白,哪里存在矛盾与冲突等。对研究空白进行研究就是创新,对存在矛盾与冲突的地方进行恰当处理就是创新。同时,采取别人未用工的研究视角,选用别人未用过的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型,找到别人未找到的问题,得出别人未得出的结论,进行了不同于现有理论的建构等,都是创新性的体现。往往有同学重视结论上的创新性,对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首先,得出不同于现有学说的新理论毫无疑问具有创新性;其次,即便未提出创新性的结论,将现有理论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或对某一理论进行新批评从而为支持某一既存理论提供新材料等,也具有创新性。质言之,只要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编辑贡献即可。对于该部分内容的撰写,可多采用体系图、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如果团队前期建构起了对策体系,则在语言表述的同时辅之以生动的图像,效果可能会更好。


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稍有不同,前者注重项目文章的编辑贡献,后者注重项目内容表现突出、给人亮点的方面。特色可以包含项目的特色及研究上的特色等。所谓项目的特色,指的是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比如,团队拟研究智慧法院,则该制度型建设本身具有哪些特征(背景上、发展及现状上、作用上、问题上等)就是项目的特色。而研究上的特色,则一般指向项目的创新点。是故,在申报书填写过程之中,要注意协调二者的关系,突出项目的创新点。


七、团队条件及前期准备

(一)团队条件

申报书的申请理由中,自身/团队具备的知识、条件、特长、兴趣等,都属于团队成员条件的内容。该部分的内容亦需要投之以相当的关怀,其涉及评委老师对团队能否有能力完成预期研究目标的评价。


如果团队成员有学术经历的,一定要申报书之中突出表示。但项目申报成员大部分为低年级本科生,故很少有学术经历。此时,我们可以突出一下团队成员的成绩及与项目有关的特长或条件等。同时,也可以写明成员为申请该项目所做的准备,为此阅读了哪些书籍、论文,进行了哪些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等。总之,要让评委老师认为这个团队确实可以胜任这个等级的立项。


团队成员的分工情况也可以在该部分写明。


(二)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一般围绕文献综述展开。对此,除将文献综述填写在申报书指定位置后,可将参考文献单独成为申报书的附录,但数量不宜过多。同时,如果项目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则可将调查问卷(草案)、案例分析报告、前期调研结果分析及趋势预测等附录。此外,团队成员所阅读的文献资料、讨论情况(时间、地点、内容、成果等)也可以在此说明。最后,如果团队已经撰写完毕一篇前期论文成果,亦可以将之作为附录,并在申报书正文相应部分进行显明标注。总之,要尽量避免该部分内容的单调化,多元呈现出前期准备成果。毕竟,准备的材料越充分、越全面,越可以提高立项成功率。


八、项目的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

(一)技术路线

采取何种手段来达成项目目的,是项目的技术路线。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在项目申报书过程中,部分同学没有事先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具体内容,导致在撰写申报书过程中误写、滥用。比如,有同学在申报书中写道:本项目采用了文献法、逻辑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又有同学写到:本项目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比较考察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这种写法并不合适。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在申报书中提到的方法一定是项目中使用或拟使用的研究方法,不能虚构;其次,我们应事先查阅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表达研究方法的语言要准确,内容描述要科学、具体、有逻辑。诸如文献法等表述要避免出现。如果我们在申报书之中谈到拟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要写明为什么使用这个研究方法、如何进行访谈或问卷设计、如何具体开展调研、完成之中能获得哪些有用的资料、能对论文创作提供哪些帮助等等;如果我们拟采用spss、amos、eviews等,也需要对其进行具体化表述。最后,要整理团队使用到的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方法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包含的关系。但凡写论文都要用到的研究方法,则大可不必在申报书之中予以表述,要突出有亮点的研究方法。


(二)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的撰写需结合自身团队的具体能力,不能进行虚假预期,否则在结题时无法达成预期成果,可能会影响结项(等级)。但预期成果越详实,越能给评委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因此,团队应认真考虑该部分内容。


预期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上可分为项目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就前者而言,其与项目目的相似,但可以不同的划分方法来区别二者的内容,以避免重复;就后者而言,包括成果的数量(篇数、字数)、发刊(篇数、等级)、参会(次数)等等。对于项目预期成果的表现形式,从总体上,我们可以采取X篇子论文或主论文(+X篇子论文)等。值得注意的是,团队需处理好主、子论文之间的关系。如果采取X篇子论文的结题形式,则任一论文均需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题,而不能代表项目整体;如果采取主论文+X篇子论文的形式,我们需说明为什么要写这几篇字论文,其与主论文的关系是什么。


发刊或参会的问题上,需进行前期调查,慎重填写。在发刊的问题上,首先,虽然本科独作很难发表高质量的刊物,但我们不能为了结题而在黑刊上发表论文,否则不利于今后的学术道路。判断黑刊的标准有六:第一,同一种期刊(杂志)同一期刊物上刊登的文章数量在50篇及以上;第二,同一种刊物中一篇学术论文的字数少于5000字或其他类型的文章少于3000字;第三,同一种刊物存在版本较多的状况(如学术版、普及版、大众版等);第四,同一种刊物存在版次众多的状况(如周刊、旬刊、半月刊等,其中除北大、南大和社科版核心期刊以外的“旬刊”一律列入负面清单);第五,学术界公认或媒体公开曝光披露的不规范、质量低劣的刊物;第六,其他付费即可发表对文章质量没有要求的刊物。对此,我们可以寻找指导老师的帮助,采取导师一作或二作或挂导师课题等可以发表更好质量的刊物。也可以了解一下法学圈里的学生自办刊物(参考“青法在线”的文章)这些刊物优势在于无学历上的歧视。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论文的质量。其次,创新训练课题研究是一个团队的任务,通常为4-5人,而有些期刊会设置作者人数的限制,这个需要我们提前了解或在任务分配前提前与队员进行协商。最后,要进行良好的前期规划。审稿期限动辄两三个月,从投稿到发刊,即便一帆风顺,也起码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甚至可能因为刊物的刊期问题而无限期延长。是故,我们需要在项目进度安排中,合理安排论文创作、调研、投稿等具体事宜。在参会的问题上,本科生也可以参加一些学术会议,这里不像期刊那样存在诸多学历歧视,但对文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议讯息可从“爱知学者”、“学术会议资讯”、“学术之路”等公众号获取。


九、项目进度安排及经费使用计划

(一)项目进度安排

我们应该在申报书中认真规划项目的进度,并严格按照安排完成各项任务,对于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实践中自行调整。一份科学、合理、完善的项目进度安排,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项目实施脉络、减少任务拖延程度,以保证顺利完成结题。团队成员需协调确定项目的进度安排。如果团队成员一致认为可以申请提前结题,则需要随之确定相应的进度安排情况。每一个团队的进度安排均有不同,其是根据研究的课题、方法等具体事宜进行确定。


项目进度安排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在申报书之中呈现,并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以保证评委老师可以直观、清楚地了解团队的规划。在进度安排的内容上,需要包括:前期各项准备时间、调研时间、论文初稿完成时间、投稿时间、论文终稿完成时间、申请结题时间等。项目申报书的项目进度安排受制于包括资助经费等在内的多种客观因素。在申报书的填写过程中,需将其纳入考虑的范畴。


(二)经费使用计划

创新训练课题的资助经费不会太多,一般在一万元以下,是故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争取用较少的自助获得较高的收益。举个例子来讲,如果团队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并且需要对多地展开实地调研、对多人分发问卷,那么就需要认真计算过程中的各种开支,保证不会超支(过度)。课题经费可供罗列的开支项目一般包括:业务费(包含计算、分析、测试费,能源动力费,会议、差旅费,文献检索费)、仪器设备购置费、实验装置试制费、材料费等。对于上述类型我们不一定都会涉及,但只要是项目(可能)涉及到的费用,我们宜采取表格的形式罗列全面,并尽量精确。


十、答辩技巧

学校的创新训练课题申报流程存在差异,有些学校会设置立项答辩环节。当然,即便立项阶段未设置答辩环节,则结题阶段也会存在结题答辩,是故我们需要了解如何答辩才能获得评委更高的评价。


首先,干净、整洁的着装会反应出团队对待项目的重视程度。虽说申报书的内容质量才是关系到项目是否能被立项的根本原因,但只要会影响评委老师主观评价的因素,都值得我们去努力做到最好。


其次,语言流畅、声情并茂并采取多样化的展现方式是影响项目评分的重要因素。如果答辩人本身对于项目的答辩支支吾吾、断断续续,很难让评委老师相信团队有把握胜任这个项目。同时,语言表达不尽如人意也会影响评委老师对项目的认知。建议答辩人可以采取脱稿答辩的方式,并采用制作精致的答辩ppt(不要直接使用网上随便找的模板,要突出学术的色彩),团队成员可在项目答辩前进行几轮的预演,以保证现场答辩时不会过分紧张。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如采取动画、体系图等,会清晰地呈现出项目的最核心脉络及优势,有利于提升项目的立项成功率。


最后,科学、合理的答辩内容是核心要素。前述两个部分只是锦上添花,最核心、最重要的还是所要答辩内容本身的质量是否过关。这里涉及两个问题:第一,答辩内容包括哪些;第二,答辩要突出项目的哪些要素。对于前一问题,答辩内容要包括项目书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特色、进度安排等等;对于后一问题,答辩过程要突出项目研究的必要性及所具有的创新点。对于如何突出文章的创新点,答辩人可以在点明项目拥有哪些创新点之外,运用多种方式呈现出创新点。比如在刑法总论中对某一教义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建构,则在答辩时便可以引入司法案例,用实际案例来展示所搭建的理论。


十一、格式要求

团队成员需注意申报书的格式,以期达到清晰、统一的目的。


首先,字体需统一。一般来说,以使用宋体小四号字为宜,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然,如果申报书填写有格式要求的,需要按照要求撰写。对申报书之中的关键内容或者特色内容等可进行加粗标志


其次,行距需统一。一般来说,固定值20-22磅比较合适。申报书提交之前,需仔细核对全文行距是否统一,尤其是申报书中有表格时,容易出现前后行距不统一的现象。


再次,标题级别需统一。一般来说,以使用一、(一)、1.(1)或1、1.1、1.1.1等为宜。无论使用何种格式,申报书全文需保持一致。同时,加粗的级别要在申报书之中保持一致。


再再次,标点需使用正确。很多同学在申报书填写过程之中不注意标点的使用情况,逗号、分号使用错误的现象十分常见。团队要么提前学习一下标点使用情况,可参见《法学引注手册》,要么团队成员轮流检查是否存在误用、错用情况。


最后,逻辑词需使用得当。“因为……所以”、“既然……那么”、“是故”等,前后的逻辑关系需明确。在审查申报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在前后句子并无逻辑关系的情况下,任意使用逻辑词,出现的问题较多,需要注意。


十二、结语

创新训练课题申报是包括本科生在内的学子们经历科研的一个宝贵机会,值得我们为此而努力。如果学校规定下学期开启课题立项流程,那么寒假期间我们便可以开始各项准备。准备越充足,我们便越有立项成功的把握。当然,立项失败也无妨,申报的过程便是学习的过程。同时,非常建议大一的同学也组队进行项目申报,在过程中学习与提高,不亦乐乎?


推荐阅读

考研法大民商、知产,初试后该怎么办?

揭秘!你好奇的红圈所实习

法学圈里的那些学生自办刊物

我们的论文为什么写不好

读研到底读的是什么?

法科生的自力救济:B站法学资源盘点

科研训练如何面对社会调查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加入高质量青苗社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青苗法鸣公共微信,加入法考、考研群等共同交流!

本文责编 ✎ 稻壳豚

本期编辑 ✎ 张睿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