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梦南大 启航毓琇 | 毓琇书院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院长第一课

南京大学毓琇书院 南京大学毓琇书院 2024-07-13

    

    钟灵“毓琇”,工耀南雍。9月9日19:00,南京大学毓琇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院长第一课在鼓楼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2023级毓琇新生相聚在一起,共同开启人生新征程。

    中科院院士、毓琇书院院长祝世宁,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冯一军,现代工程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涛,工程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春林,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罗文,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鲁安东,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新生导师牛善远,毓琇书院辅导员芮富宏、孙悦伦、曾彤,以及院系党建助理代表、朋辈导师代表出席现场。开学典礼由毓琇书院学生事务中心主任邓泽燕主持。


毓琇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隆重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开学典礼


      祝世宁院长代表毓琇书院的全体老师向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祝愿新同学尽快适应书院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开始丰富而充满希望的大学生活。祝院长指出,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中,勉励大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再创佳绩、争做表率。他表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是一代代南大人的光荣传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一代代南大人的自觉追求。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思国家之所需,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祝世宁院长向入学的新生表达了希望,祝愿同学们身心健康、学业进步、生活愉快,“在毓琇书院启航,从鼓楼校区出发”,开启精彩的人生之旅。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冯一军致辞。冯一军教授以“南大老学长”的身份,结合自身在南大的求学经历,亲切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由来与历史变迁,讲述了学院近期以来取得的长足发展和丰硕成果。他鼓励同学们勤于思考、勇于发问、敢于怀疑、不断创新

    现代工程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涛致辞。他指出,学院开设的专业正是当前新工科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和朝阳产业。学院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深度推进新工科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领袖素养的新工科人才。李院长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勉励新生守住一份沉静、一份孤独,专心学习,在感兴趣的领域实现突破。以“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勉励新生在学习和科研上要有开阔的胸襟和探索的精神

    工程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春林致辞。他指出,顾毓琇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倡导文理工协调发展,这与工管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一致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已经开始,信息技术与工业产业深度融合。南京大学基于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科壁垒,探索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为同学们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南大学习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他希望同学们秉持“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在未来的生活里感受与践行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鲁安东致辞。鲁院长认为,不同于一般的学院,书院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它更蕴含着精神的熏陶、成长的氛围。鲁院长以鼓楼大礼堂为例,围绕“文化”“服务”“设计”三个关键词,深度诠释了何谓真正的“工学精神”。他指出,工学不仅仅给大家带来改变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能力可以帮助大家去追求卓越、提升自我、服务社会,最终为世界创造新的事物。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牛善远老师作为新生导师代表致辞。牛老师以十分幽默、亲切的口吻介绍了自己在南大的求学历程和生活经历,希望南大的光荣与传统、风骨与精神能在新生身上继续传承和发扬。他回忆了去年担任新生导师时与学生相处的温馨画面,分享了朱棣文教授的小故事,鼓励新生志存高远、敢想敢为,一切皆有可为

    工程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傅桐作为党建助理代表发言。“大学的青春无疑是色彩斑斓的,但其中最亮丽的一抹色彩必定是信仰出发的中国红”,她鼓励同学们在健康生活的同时能够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与民族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让志气更高、让骨气更硬、让底气更足,努力成为堪当民族重任的时代新人。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彭安澜代表朋辈导师上台发言。他以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了入学以来的规划与成长。作为朋导,他希望能与新生们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为新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新生解决新生活的迷茫和困惑,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并祝愿新生能在南大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梦想。

    丁奕闻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南大之大,在于给予同学们广阔的平台;在于悠久的传统和广阔的胸怀;在于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他认为,同学们在南大汲取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是课本之外的素养。“作为崭新的南大人,我们的学识永远没有上限,我们的前途永远没有边界,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自己定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开学典礼在南京大学校歌声中落下帷幕。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起立鼓掌,向辛勤育人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毓琇书院放飞青春理想,在新的征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院长第一课


     毓琇书院院长祝世宁院士讲述了阅读顾毓琇先生的自传《一个家庭 两个世界》的感受与理解,用“清风、明月、劲松;学者、教授、诗人”概述先生的气节与身份,阐明先生坦荡通透挺拔的风骨。祝院长围绕“向毓琇先生学什么”“新工科内涵与特点”和“思考与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院长第一课”。

    在课堂上,祝院长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毓琇先生的求学经历以及他取得的重大成就。祝院长指出,顾先生是一个极具家国情怀、淡泊名利的大师。祝院长希望新生能够从顾毓琇先生丰富的阅历、立体的人生当中汲取学习和为人的智慧,学习顾毓琇先生自强不息,潜心治学;学习他心系家国,载物担当;学习他淡泊名利,荣誉不惊;学习他勤奋努力,润物无声

    祝院长还谈了自己对新工科建设的思考和新工科学习的建议。他指出,新工科建设是为了应对“工业4.0”的挑战,培养国家服务型人才,响应“中国智造2025”的号召,关注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与人工智能这一新课题紧密结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面对新工科迅速的发展与变化,祝院长教导同学们要打好基础、学以致用,关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他尤其强调了基础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重视自己的专业课,学好基础课程,掌握扎实本领

     “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的。”“今天的青年,必须具备科学与人文精神,然后可以求学问,成事业。”祝院长分享了顾毓琇先生的话,希望同学们能承先生之言、习先生之精神,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弄潮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祝世宁院长与同学们的合影


同学感想


上完了精彩纷呈的“院长第一课”,同学们都有什么感想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自强不息,潜心治学。这是顾毓琇先生的精神,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他说:‘天下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用心参加开学典礼和听祝世宁院长的开学第一课,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不仅对顾毓琇先生及他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到毓琇书院浓厚积极的氛围。我开始对顾毓琇先生,对新工科,对未来的追求方向有了自己的理解。未来的路很长,在毓琇书院,我有信心在先生的精神引导下不断向前。”

—— 杨陆陆    

相聚南雍,毓见金陵,相聚在毓琇书院,我为顾毓琇先生的风骨所震撼。名承顾毓琇先生,每位毓琇书院的学子望先生背影,赓续先生之风骨。百廿年前,毓琇先生与南大同源而生,跨越百年风华,顾毓琇先生的一生光芒万丈,他是名震中外的电机权威,是学贯中西的文理大师,更是润物无声的民族脊梁。就像我们毓琇书院院长祝世宁先生总结的那样,毓琇先生的自强不息,潜心治学;家国情怀,载物担当;淡泊名利,荣辱不惊;勤奋努力,润物无声的品质,恰似炬火,点亮每一位毓琇书院的学子的心,值得我们穷极一生去仰望,去追寻。”

—— 黄启轩    

  我们终将成为他们。

    ‘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正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辅相成的’,这是祝世宁院士阅读顾毓琇先生自传的感悟,也在今天传授给我们。

    我们有幸听得已绝版的《一个家庭,两个世界》,感受到身为父亲的顾先生对子女的成全与呵护,也感受到身为学者的顾先生,用一生笃行治学的躬耕不輟,我感慨于顾先生完整的人格修养,也深有感触。

    我相信今天开学第一课的精神不会只停留于这一天,因为它已经如春雨一般浸润了我们的心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无数次回想起今天的开学第一课,真正体悟到祝院士所言“自强不息,潜心治学;家国情怀,载物担当;淡泊名利,荣辱不惊;勤奋努力,润物无声’,也最终能向他们看齐!”

—— 唐浈迪    

    在晚上的开学典礼是不多见的。第一次见到书院的祝院长和其他领导老师的紧张和激动都在夜晚大礼堂暖黄的灯光中被柔滑,转而晕成了几许浅浅的期待。

    在这样一种不过分的庄重和不过分的安适中,相关学院领导老师向同学们展开了富有个人特色的讲解——冯一军教授口中年轻的电子大楼,李涛教授口中更为年轻的现工院,鲁安东教授眼里没有边界的建筑学。他们都以一种‘老学长’式幽默而亲近的语气向我们这一群对所有事物一无所知但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介绍着他们的人生历程与人生骄傲。相较于书院开学典礼,我更觉得这是一场有限人生与无限人生的碰撞。有限的人生提供的是道路与方法,无限人生强调的是探索与可能

    祝世宁院士最后的开学第一课,更是将这种奇妙的体验无限放大,他带我们了解顾毓琇先生,用一本淘到的旧书。当大屏上出现泛黄斑驳的书页和毓琇先生的儿子顾慰庆先生的签名时,我忽然感觉人生的有限会在一次次偶然中被拉长,而这一次次的偶然,归功于精神的不朽和传承。在毓琇先生有限的一生中,他做了很多尝试,他联系了文理工三科,他做诗写文,他探索佛学,此处他的个人形象是多元的;而祝院士从中让我们领略他的爱国,他的淡泊,他的沉潜,此处他就不仅仅是他,而是无限且不朽的精神符号了。所以在这样一个‘AI is everything’的时代里,我们要跟上时代,完成时代给予我们的可能,但是仍要有向往无限的心,一颗真正有别于AI的心——那大概是对于自我的不断探索和对精神不朽的恒久追求。”

—— 季米嘉    

    书院的开学典礼让我深深体悟到了顾毓琇先生高风亮节的风骨有容乃大的襟怀。先生的墓志铭中‘学者’一词更是触动了我的心弦。我想,百廿南大是一所积淀的学府,让我们从懵懂的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成长为博学多识、不器多才、胸襟宽广、谦逊温雅、心系国家、勇担重任、敢为人先同时意气风发、青春激扬的新时代学者。

    同时祝世宁院士有关新工科与工业4.0的入木三分的注解更是为毓琇书院全体新生点名了未来专业的奋斗方向,拨开了初入南大的迷惘。相信,祝老的慈蔼风貌与殷殷期望一定会化为我们未来前行的不竭动力

    传承先生精神,毓琇从这里启航!”

—— 刘若曦    

    希望毓琇书院2023级的南大新生们牢记祝世宁院长的教导,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国之所需,吾之所向”,在砥砺奋斗中放飞青春的梦想,在奋进新征程中书写人生的华章,为新工科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案 | 李沐和

图片 | 孙茂宁 曾彤

美编 | 唐文潇

责编 | 张耀天

审核 | 邓泽燕 曾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