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四书》与人生

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四书》与人生


“《四书》与人生”为学校2016年重点立项建设通识选修课程,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坚持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课程负责人岳麓书院殷慧教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研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师生互动。主要教学成果有:

(1)“《四书》与人生”获学校重点建设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参与主讲的“中国思想史”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两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研讨式教学在国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和十二五规划省级课题《儒学教育视野中的朱熹〈小学〉》;

(4)编著《湖湘文化读本(教育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获“第八届湖南优秀社科普及读物一等奖”;

(5)发表教改论文2篇:《思想共识与文化自信——岳麓书院教育传统与本科生导师制》《岳麓书院传统日记教学法源流及其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运用》,分别见刊于《大学教育科学》2016(5)、2018(2)。



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借鉴中国古代书院教育传统和理念,发掘儒家文化的价值内涵并结合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涵养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总体设计和特色有:

(1)经典导读,修身为要通过师生共同研读《四书》,学习并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道理,领会中华文化的根源和精髓,强调读书与修身相结合,着眼于涵养性情、提升气质。

(2)礼乐为教,学思结合将“习礼育人”与课程讲授相结合,以学生在日用人伦中面临的人生问题作为主线,将仁爱、礼义、交友、学习等作为重点讨论的议题,强调格物穷理,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3)平等切磋,共同研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讨式教学,加强交流;实行助教辅导机制,为学生解答疑难困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4)触动心灵,价值塑造鼓励学生有感而发,提交心得体会或论文;指导学生手抄《四书》,练习书法、温故知新;指导学生撰写修身日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中。


湖南大学2016年通识教育类重点立项建设课程、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依托岳麓书院 坚持习礼育人 探索培养时代新人的德育模式》重点建设课程。


课程设计     

借鉴中国传统书院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张教学相长,开展研讨式教学。就教学目标和内容而言,既着力讲清《四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又明确《四书》与人格修养的关系,教给学生人格修养的方法;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陶冶性情,提升气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境界。

课程思政开展情况

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成员均致力于研究儒学和宋明理学,承担“中国礼教思想史”“中国四书学史”等多个国家级课题,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建设资源,同时在“课程思政”上下功夫。主要着力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借鉴古代书院教育理念,以德为本,注重修身与博学相结合,探索传统文化与思政建设相结合的新思路。在课程建设中师生一起研习孔孟经典,领会圣贤气象,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在课程中注重广博学习和品性修养相结合:既注重四书经典的知识性介绍,又强调个人品性的全面涵养,同时强调培养品性仍需根源于博学,或者说在博学的过程中培养品性。在课程中老师不断勉励学生做一名中国读书人,以一生精力来修养人生这一大课。

第二,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强调师生共同研讨切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注重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有机结合,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每堂课程以启发式提问开篇,为克服学生畏难情绪,老师在对经典原文进行细致讲解后,引导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点评。

第三,在课程中力求对儒家传统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重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借助对儒家经典的剖析,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引导学生格物穷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授《四书》中的仁、义、礼、孝等主题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引导,对传统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复兴的使命感。


1 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

注重知识与修身相结合,建设并形成了全方位的评价体系:采用雨课堂教学,登记学生每堂课的出勤情况;学生手抄《四书》并正确理解经典原文;学生写修身日记;提交课程心得和论文;以答题形式考核学生对《四书》的把握情况等等。

2 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

注重挖掘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在校内外教师和学生中广受好评。从早期的全校重点建设的通识课程发展为全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曾被教务处选入作为与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校互换的优秀通识课程。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等级均为“优秀”。

3 教学改革成效

始终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学生与老师共同温习经典,互促进步。建课六年多以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以《四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多种评价机制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让思政课的教育成果得到了更加动态的呈现。

4 示范辐射

殷慧教授主讲的网络课视频“四书与人格修养”获得了众多同行的肯定和赞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和书院传统教育理念的借鉴使课程思政建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学生前来旁听。

(1)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四书》中的儒家精神,挖掘并讲授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如: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结集,也是朱张会讲的成果。《四书》与湖南大学有着密切联系,学生们每天经过的自卑亭、登高路,岳麓山上的极高明亭、道中庸亭,取名均来自《中庸》;岳麓书院的许多楹联、牌匾,多来自《四书》原典。



(2)借鉴中国古代传统书院丰富的育人经验,强调以德为本、修身为要。发扬传统书院的教育精神,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其品行的敦励。课程第一讲着重讲解《四书》与身心修养的关系,强调德业并重,学思并行,注重为学与做人的统一,鼓励学生穷理尽性,成就自得人生。第二讲为《大学》导读,尝试将书院传统的日记教学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写修身日记,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修养的提高。

(3)依托得天独厚的教学环境,挖掘极富特色的校本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在每学期的最后一课,教师都会带学生在岳麓书院进行现场教学,带领学生们在朱熹、王阳明、王船山等先贤过化之地领悟经典,在课程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情感,在切磋、熏染中增强了其文化自觉和自信。


文稿|殷  慧

编辑|张冬月、王   莹

审核|张   琳、刘   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