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月里的小雨》 - 刘文正:谁带我追寻 追寻那一颗爱我的心

星歌 欧美歌曲赏析
2024-09-23

戴上耳机听歌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信大多数的听友对于《三月里的小雨》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一是因为这首歌在当时那个年代算得上是一首相比较而言浪漫无比的歌曲作品;二是因为“雨”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愁绪和感情的刺激物,又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想想一个人在河边的屋檐下望着远处蒙蒙细雨会是一种什么感受,我们就知道雨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三是这首歌充满了纯真和诗意,让人对这首歌“流连忘返”,百听不厌。当时演唱这首歌的歌手可谓多如牛毛,比如吴涤清、张明敏、巫启贤,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刘文正和李碧华演唱的版本。

刘文正的伴奏的起始使用的主要乐器是电子琴模拟的双簧管,而双簧管又是一种情感丰富、柔情绵绵的乐器,符合这首曲应有的风格;李碧华演唱的版本,则是感情表达更加细腻的小提琴,尤其是在歌曲的中部间奏,有点即兴味道的独奏细腻、丝滑,增添了歌曲的纯真感和浪漫感。刘文正的演唱和李碧华的演唱在演唱水平上没有可比性,他们各有各的风格,无论听谁的,都会觉得好听。在这首歌曲里,“那”字的发音两人各有不同:刘文正的发音是“nei”,而李碧华的发音是“na”。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一位挚友告诫我,唱歌时,把“那”唱成“na”不好听,要唱成“nei”更有范。我特意去听了当时不少“歌星”对“那”字的发音,的确多数都唱成“nei”。于是每次唱歌遇到“那”这个字,就特意唱成“nei”,感觉特别“有范”。

其实仔细想想,是唱成“nei”好,还是“na”更好,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完全要看发音的具体细节。唱“nei”的原因是它可以弱化这个字单调的发音,让“na”不那么突兀。当如果唱成“na”,只要在咬字上别把“a”唱得那么“较真”和“傻”,嘴唇稍微有点“a”的意思就可以。所以,发哪个音,还是要看具体的咬字细节。我觉得李碧华的“na”处理的就很好。

《三月里的小雨》这首歌由小轩作词、谭健常作曲,而且这两位创作者还是夫妻。他们的作品曾经在歌曲界有着牢固的统治地位:《故乡的云》、《三百六十五里路》、《梦驼铃》、《我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而且歌曲的词曲创作的内容都有相当的高度,不那么“小资”,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夫妻档”之一。

本期分享给听友的两个版本希望听友们能够喜欢。

三月里的小雨

演唱 刘文正


三月里的小雨

淅沥沥沥沥沥

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

哗啦啦啦啦啦

哗啦啦啦流不停

小雨为谁飘

小溪为谁流

带着满怀的凄清


三月里的小雨

淅沥沥沥沥沥

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

哗啦啦啦啦啦

哗啦啦啦流不停

小雨陪伴我

小溪听我诉

可知我满怀的寂寞


请问小溪

谁带我追寻

追寻那一颗

爱我的心


三月里的小雨

淅沥沥沥沥沥

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

哗啦啦啦啦啦

哗啦啦啦流不停

小雨陪伴我

小溪听我诉

可知我满怀的寂寞


请问小溪

谁带我追寻

追寻那一颗

爱我的心

追寻那一颗

爱我的心

追寻那一颗

爱我的心

-


李碧华演唱的版本。

三月里的小雨

演唱 李碧华


三月里的小雨

淅沥沥沥沥沥

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

哗啦啦啦啦啦

哗啦啦啦流不停

小雨为谁飘

小溪为谁流

带着满怀的凄清


三月里的小雨

淅沥沥沥沥沥

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

哗啦啦啦啦啦

哗啦啦啦流不停

小雨陪伴我

小溪听我诉

可知我满怀的寂寞


请问小溪

谁带我追寻

追寻那一颗

爱我的心


三月里的小雨

淅沥沥沥沥沥

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山谷里的小溪

哗啦啦啦啦啦

哗啦啦啦流不停

小雨陪伴我

小溪听我诉

可知我满怀的寂寞


请问小溪

谁带我追寻

追寻那一颗

爱我的心

追寻那一颗

爱我的心

追寻那一颗

爱我的心

-


往期经典

--《你是我心口里的风》 - 许茹芸:烧一点回忆取暖就足够

--《哭砂》 - 高胜美:宁愿我哭泣 不让我爱你

--《忘不了》 - 童安格:忘不了醉人的缠绵

--《酒干倘卖无》-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夜色》邓丽君的温柔:一轮明月听松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欧美歌曲赏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