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节前,想起胡耀邦同志……|百年耀邦

三耳 百年耀邦 2023-01-09

胡耀邦史料信息网(http://www.hybsl.cn)微信公众号:hybslw,订阅请点击上方蓝字“百年耀邦”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多年前写书法,常常录宋人王禹俏的这首《清明》诗。

  

无花无酒,无风无帆,借得火光也仅仅是为了在黎明时分点亮读书的灯盏——这清贫而清高的生活虽不无几分阿Q,却是典型的传统文化人的节操。

  

偏偏今年清明即至,心里却总是无法平静,明明知道明天三节理论课,还是备不下去。

  

翻开一本地图册,最后目光停留在江西的共青城。

  

于是,悄悄地想定:今年暑假要去一趟鄱阳湖畔,看看共青城——那是胡耀邦同志与青年人一起住茅草棚、吃萝卜干、喝稀粥、促膝谈心的地方。

  

去年11月19日,得知中共中央纪念胡耀邦九十诞辰、温家宝出席,吴官正主持,曾庆红讲话,高度评价胡耀邦一生的消息时,我正在出差的车上。回家已经是凌晨两点。洗漱收拾后近三点,可仍然睡不着,就翻看十几年前出的纪念胡耀邦同志的小册子看——现在的学生娃娃是无法明白当年送耀邦同志驭鹤之际的情景的。

  

而跳入眼帘的是小书目录上的数字——

“真理标准讨论”十改定稿,一炮冲天。(轰动可谓昔日之“神五”、“神六”,旋乾转坤。)


1978年主持中组部工作时,每天处理地委书记以上干部的申诉信33封,主持召开六七次省市疑难案例座谈会。在其主持工作期间,沉冤22年的50多万“右派分子”获得改正。(几多老人跪在他的遗像前号啕:“没有你,我的冤屈就无法平反哪!”)


1979年1月至1985年7月批阅人民来信两千多件。(他说:“每个领导干部平均每天要看一两封有典型意义的群众来信,首长的秘书不能借口首长而任意扣押”!——今天的公仆有这个时间吗?)

  

我国有2200多个县,胡耀邦已经到过的有1500多个。1982年4月18日,他在11个小时里坐直升飞机4起4落,行程1000多里。

  

五年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四年春节在民间。(所以老百姓说他“一身正气深得人民敬爱,两袖清风堪称为人楷模”!)

  

与夫人李昭48年夫妻,共同消遣是看书。忙革命托付儿子给乡亲,4个孩子3个姓。(他叮咛孩子:“你永远是老区人民的儿子!”)

  

前不久,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作者满妹写道:“对于父亲的回忆和思念,在父亲谢世后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以至于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我认识的朋友中,不断有人鼓励并督促我记下这一段也许可慰后人的历史,因为这或可寄托每一个愿意了解父亲的人的一份哀思。”


——历史总是公正的,能够永恒的一定会永恒。浏览时下的新闻,我们不时会记起耀邦同志的言行,因为那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

  

胡启立在《我心中的耀邦》一文中说:“耀邦同志说到做到,在总书记的位置上,始终保持着一个普通党员的本色,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位提升了,就盛气凌人,搞一言堂,搞家长制,处处突出个人,甚至把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他举例说:1984年1月,耀邦同志到贵州安顺考察,吃完晚饭,时间已经比较晚了。耀邦同志坚持连夜赶往广西百色。因为路况不好,又有大雾,省里陪同的领导同志和身边工作人员都主张第二天天明再出发,他坚持不肯。夜间12点钟,车到望漠,实在走不了了,只好找地方住下来。望漠那个地方很穷,身边同志到当地招待所看了看,招待所都是大通铺,只有县委书记办公室有几个单人床。于是,他就在县委书记办公室里睡了几个小时,工作人员便在会议室的板凳上躺了半宿,第二天早上又接着赶路。中午到了广西一个小镇,他看到街上很热闹,卖东西的人很多,正好有家路边小摊卖贵州米线,三毛钱一碗。耀邦就说,不要找人家地方去安排了,就在街上吃饭吧。说完他就坐在条凳上,点了一大碗贵州米线。吃完饭,老百姓才发觉,原来是胡耀邦总书记,于是呼拉拉围了过来热烈鼓掌,耀邦同志站起来,恭恭敬敬给大家鞠了个躬,上车就走了。

  

耀邦同志为了能与群众直接交流,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历来都主张轻车简从,他特别反对出行时前呼后拥,戒备森严,搞成浩浩荡荡的车队。为此,他不知对身边工作人员发了多少脾气:你们干嘛要把我搞成这个样子呢?这是给我帮倒忙嘛!你们知不知道,让我脱离群众那才是真正的危险!胡启立同志说:耀邦同志对自己要求一向非常严格,从来没有用自己的权力地位为家族和个人谋取过任何的利益。耀邦同志的哥哥一直在农村当农民,生活比较困难,有一次到北京来找他,希望帮助给找个工作。耀邦同志对他说,我们全国有8亿多农民,如果每个家庭有一个人能出来工作、挣工资,就不错了。我们家我已经出来了,如果你还要出来,那我就得回去。你看怎么办?劝服了哥哥后,他从自己工资里给了哥哥200元钱,他哥哥回家还是继续当农民,直至去世。耀邦同志还有一个侄子,省里给安排当了干部。耀邦同志知道了,专门给省里打电话:你们不能这么做,不能因为我是总书记就给他安排,要靠他自己奋斗。结果硬是又给退了回去。

  

见到“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左右”的消息,我们又不能不想起耀邦同志的另一幕——

  

有一次开会,耀邦同志站起来激动地说,这次我到省里去,他们给我上熊掌,怎么得了啊,我怎么能吃呢!我一再说了,大吃大喝不行,咱们讲个价钱好不好,小吃小喝行不行?最大我让步到中吃中喝行不行?但下面还是不听!后来,耀邦同志再到下边去,就变了个法子:刚上两三个菜,他就抓紧吃,三下五除二,后面的菜还没上完,他已经吃饱放下筷子起身走了。他一走,陪同人员当然也跟着走,宴会不结束也得结束了。平时,有些地方的干部和群众给耀邦同志送来土特产品,他总是转交给托儿所或大食堂。


——把党的总书记逼得“刚上两三个菜,他就抓紧吃,三下五除二,后面的菜还没上完,他已经吃饱放下筷子起身走了”,我们的基层公仆愧也不愧?!

  

胡启立同志还回忆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个别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对此,耀邦同志忧心如焚。那一个时期,他在各种场合反复讲,上梁不正下梁歪,反腐败就要从中央抓起,从自己身边抓起,从高干和高干子弟抓起。他亲自主持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央党政军8000人大会,号召全党同志珍惜党的生命线,显示中央在惩治贪污腐败问题上动真格的坚强决心。耀邦同志说“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毅力、最大的韧性,狠狠地抓。抓这件事不能讨好,不能怕得罪人,因为这对党的事业是绝对重要的。古话说,宁可一家哭,不可一路哭,反贪污腐败,我们是宁可得罪个别人,不可得罪十亿人。有困难,要坚持,要办案,要从中央抓起,要严格,要有监督检查制度,要让人民有权利。”他“神色凝重地”说:“启立,你一定要记住,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共产党人决不可以鱼肉人民啊!”

  

胡启立同志说:“这句话,如千钧重锤,字字震撼我的心灵。很久很久,我都在琢磨这句话的分量。直到今天,一想起这句话,仍然感到振聋发聩,如同惊雷从心头响过……”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胡耀邦同志生前所改的这幅对联,正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胡耀邦同志逝世时,媒体的标题是《11亿中国人为你送行》,这标题来自河南籍著名诗人苏金伞。他的诗歌题为《一个最勇敢的人》。全文是——


“‘十一亿人口日’,压得人难以安静;想不到今天一个人的死,竟使十一亿人痛哭失声。


说是悲痛也是愧疚:十一亿人竟不能使他活下来;不能再在会场上看到他,不能再到边远地区询问贫苦群众。


一个伟人不如一个最勇敢的人更使人尊敬:他曾迎着着冷风,推倒营筑多年的围墙放出被枷带锁住的灵魂。


现在人们方始悟到:与其扬手招来百万人欢呼,不如穿上布底鞋,亲切地走入人心。”

  

当时苏金伞已经是83岁。

  

而口颂“民望甚饥渴,公心胡滞留”的文怀沙先生则说得更加直接:“我已经78岁,我多么愿意替他去死!”

  

呜呼!一个人能够活到这种份上,亦复何言!

  

是的,今年暑假要去一趟鄱阳湖畔,去看看共青城——那是胡耀邦同志与青年人一起住茅草棚、吃萝卜干、喝稀粥、促膝谈心的地方。那是胡锦涛总书记看过以后潸然泪下的地方……

胡德平:纪念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 | 百年耀邦

胡德平:关于顾雏军国家赔偿一事的感言|百年耀邦

胡德平:共同富裕和市场、资本的关系——民营企业的一种新的扶贫形式|百年耀邦

沈宝祥:胡耀邦对拨乱反正的卓越贡献|百年耀邦

韩树英:我们当年是如何公开揭露康生的|百年耀邦

盛平:胡耀邦的六个春节(上)|百年耀邦

人人都有一本母爱的家书(2)——从母亲的一份手稿家书谈起|百年耀邦

人人都有一本母爱的家书(1)——从母亲的一份手稿家书谈起|百年耀邦

李昭:从延安奔向硝烟弥漫的战场|百年耀邦

盛平:36年前元旦,胡耀邦视察西沙群岛(之一)|百年耀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