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纪检监察报:党员干部能不能在八小时之外搞“副业”、挣外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既想当大官、又想发大财,长期‘亦官亦商’,大肆攫取巨额经济利益,违规从事投资经营等活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主任马森述在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解读时提到的这个细节,引起广泛关注。


从近年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例看,通过违规从事投资经营活动,一边当官、一边发财的,不乏其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惨痛教训,为那些企图借“理财”名义圈钱的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党员干部能不能在八小时之外搞点“副业”、挣点外快,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事实上,从道理到法理上都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从党员干部的初心和宗旨来说,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是职责所在,“一心不能二用”,本不该动吃着“公家饭”还要挣“私房钱”的心思。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深化改革、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党员干部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民劳心劳力,哪来的空闲和余力去做生意、挣外快?


从党纪国法来讲,更是白纸黑字、清楚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原有对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的处分规定基础上,增写了对违规买卖股票、信托产品、基金等行为的处分规定。


有人说,“生意总要有人做,买谁的都是买”“自己挣钱改善生活,有何不可”。这种想法很有迷惑性,也非常危险。


须知,经商不是“做慈善”,动了小心思、想挣外快的党员干部,哪个不盼着将生意做大、利润做厚?即便是自己本来没有搞腐败的想法,也难保不被别有用心者投其所好,一步步落入“围猎”的陷阱。更不用说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经商”“理财”等不过是他们搞权钱交易的幌子。例如,有的领导干部信奉靠啥吃啥,在自己工作领域“搞批发”“当中介”;有的以经商为名“洗钱”,用接受“投资款”的方式收受贿赂;有的利用内幕消息炒股、购买金融产品,从中非法牟利……凡此种种,哪里是什么“理财有方”,分明就是权钱交易。



进一步讲,党员干部自己不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近日,媒体报道江西修水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原主任丁永亮禁不住女儿“求助”,挪用公款1800万元帮其揽储,受到纪法严惩。可见,党员干部还须管好“身边人”,不能利用职权为家属经商“站台”、提供便利,更不能搞“一家两制”、变相“敛财”。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对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家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经商谋利的行为进一步划出红线。



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党员干部要切记“权为民赋”“利为民谋”,少念个人“生意经”、多算分内“责任账”,切莫幻想权财两得。


往期文章

荐读 | 92岁中国流行歌曲之父:护士,给我输五粮液!

荐读 | 黄霑侠气冲天,文山画美词甜:中国风最爱哪首
荐读 | 微信点击右上角,竟还有一个隐藏小功能…
人物 10亿人在线支付背后的“超级程序员”

人物 | 她是中国半导体之母,被誉为“中国的哈佛校长”
人物 | 《双子杀手》遭差评,笨小孩李安让你失望了吗?
评论 | 动辄“某某+”式伪创新,也是一种作风病
评论 | 15岁学生将老师砸进ICU,校园暴力何时休?
评论 | 专家建议取消探亲假,网友:??????

深度 | 致命超载: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后的反思

深度 | 一个副市长,为何要给黑恶团伙当“保护伞”

深度 | “苍蝇”叮上糊涂账,扶贫一卡通成“一卡痛”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刘新华 | 校对:赵岑

觉得不错,记得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