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师风采丨李海鹏老师:在多个维度与新诗共舞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2024-09-03



李海鹏,1990年3月生于辽宁沈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从事新诗研究与评论,兼事诗歌与诗学译介,曾获“未名诗歌奖”、“光华诗歌奖”、“樱花诗赛”一等奖、“诗东西(DJS)青年诗人奖”、“江苏省十佳青年诗人奖”。


DIY研读课:传递新诗的光


在南京大学,有这样一类依托悦读书社为平台开展、师生共同筹备设计的“DIY研读课”,自2016年开设以来一直广受好评,同学们普遍认为其“富有自主性、学术性、融合性和创新性。”


DIY研读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师生间的“双向选择”,李海鹏老师开设的《中西诗学文献与诗歌文本选读》同样如此。在现当代文学课上初步接触新诗后,有同学主动找到他,期待能开设一门相关的课程,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提升大家对新诗的理解能力;而李海鹏老师同样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接触到更多中西方诗歌文本,并在了解、讨论相应诗学理论与学术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探索新诗的研究方法——于是,这门课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在课程设置上,李海鹏老师将自己每周主讲的内容视为一场主题相对独立的小型讲座,通过充分的筹备将课程质量打磨至最高水准。每堂课自有其闪光之处,而这些珍贵的记忆碎片,构成了一门丰富的DIY课程。摆脱了“规定动作”束缚的课程形式是自由灵活的:教师主讲、学生报告、师生研讨、诗歌互评……相对于容纳五六十人的文学史核心课课堂,DIY课程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无疑能增加课堂的互动,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正如张源峰同学所言,“诗歌的传递需要讲解者与聆听者共同的努力”,在一次次真诚的对话与探讨中,大家逐步构筑起心目中的新诗王国,也通过语言对身处的世界有了更通透的感知。课程最后,李海鹏老师将大家的创作成果编成了一本作品集。


伟大的戏剧仍在上演,而你可以奉献一首诗。


惠特曼的这句话被放进集中,温柔地拨动着创作者与读者的心弦。

作品集封面


“十堂课、三十七本文献、四十二首自作诗不仅带来知识的生长,还帮助教室验证了它的最大人口容量——从开学的二十多人排座位,到后来不断有研究生前辈慕名而来逐渐要多搬椅子,再到文学院诗歌节讲座时的热烈掌声,李海鹏老师用他的教学告诉我们,DIY研读课就应该这样,或者说,大学课堂就应该这样。”结课后,课程课代表、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梓铭同学写下了这样的感想。课程已经结束,而感悟仍在延续与升华,心中被点燃的火光不会熄灭。


DIY课程结课合影


“江苏十大青年诗人”:走进新诗世界


新诗研究者的身份之外,李海鹏老师还是一名新诗创作者。他对新诗的兴趣萌芽于大学本科阶段,此前,他更多关注于古体诗。兴趣的转变离不开校园里新诗社团的影响。“恰巧诗社社长就住我对门,他对新诗入门早,带着我了解各个创作流派、参加各大高校的诗社活动,慢慢地我就‘入坑’了。”李海鹏老师笑着回忆道。



在谈及“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关系”时,他坦言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对话的。在他眼中,新诗创作不是天马行空、一挥而就,知识储备、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他而言,是明清传奇、小说带给他最多的思考与启发。


在与诗人朱朱的一次聊天中,朱朱的一句“写诗是一件多难的事”令李海鹏老师深有共鸣。李海鹏老师认为,新诗创作是一种挑战。创作时,他总是从感受与经验出发,保持清醒状态以便灵活调动自己的感官,“直面写作的困难”。他并不认同大多数人对诗歌创作的浪漫想象,在他的理念中,灵感只是创作的开始,即便只是一首短诗,他也希望自己能付出与创作一篇短篇小说等量齐观的工作量。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新诗”这一概念总与思想启蒙相勾连。而对李海鹏老师而言,诗歌创作首先是对自我的启蒙与反省。他认为他与新诗的关系是开阔且良性的,诗歌能囊括他对世界的经验与理解,同时也使他更加亲近这个世界。



向上滑动阅览


甍,奈良


静下来,沉重的石料就要拼命渡海:

也曾亲密如雨中的佛寺,一片飘落的

柿叶就能遮挡住所有灰褐色的天空。

旧时的国都在今日的小镇里寻找着

自己,门廊下的旅行者是否还有信心

从异国的遗迹中找到祖国?只能躲进

车站旁的酒铺避雨,等待被坏天气

推迟的抵达?从西之京到东大寺,

这城市的心跳缓慢如地球古老的自转,

剥开古法柿叶寿司,品尝岁月的肝胆,

梅花鹿群在泉池边舔舐不可匡复的

流逝。夜雾下的屋脊舒展海的凌波,

而抵达是反复的船难。当时间再一次

将飞翔与联动换成停滞与隔膜,谁愿意

西行与东渡?地壳里滋生着新的地震。

离去的电车轻快,不似高僧来航的船,

而我更愿意自己是颠簸的:将肉身抛进

瀚海的涡心,拼命静下来,与世界为邻。


李海鹏老师诗作


多重视域:研究、创作与翻译的相辅相成


对新诗的兴趣,成为李海鹏老师走上学术道路的契机。接触新诗后,他像一块海绵广泛地吸取新知,在中西方经典诗歌文本间流连忘返。抱着“利用读研的时间多阅读”的想法,他考取了心仪导师的研究生,并在硕导的指导下接触了更广阔的诗学园地。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潜能,便摸索着走上了这条道路。


探索的路上总是少不了挫折与挑战。做学问需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冷板凳的寂寞,“有时为了更好地投入研究状态,我需要暂时放弃一些‘世俗的快乐’,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意志力的考验。”李海鹏老师笑呵呵地坦言。



研究者与创作者双重视域的相辅相成,带给李海鹏老师独特的体验。学术研究的深入,使他对新诗发展脉络与内在思想有更为透彻的把握与更深刻的反思;理论储备的逐渐丰富,也令他在落笔创作时更加开阔从容。阅读与创作新诗也是培养文本感受力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常常会有“无心插柳”式的学术发现。


除此之外,李海鹏老师也尝试过翻译外国诗歌。在他看来,翻译、创作、研究三者是相互促进的。他表示,如果未来可能的话,也想尝试创作小说——他并不为自己预设界限,只希望多做探索。


课堂内外:良师,更是益友


出于对南京独特城市气质的喜爱,与对南大严谨踏实、不失守正创新的治学风貌的仰慕,李海鹏老师最终选择来到这所百廿名校任教。尽管工作地点主要在仙林校区,但他决定住在鼓楼校区的教师公寓。除了能近距离感受市中心的烟火气与老校区的历史底蕴,这也使跨校区通勤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位移的快乐”带给他独特的体验感,也常常给予他别样的启发与感悟。


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最享受的便是课堂内外与同学们共处的时光。刚入职时,他也面临着许多青年教师绕不开的焦虑情绪,担心课堂内容不够充实,因此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教学经验就在一次次“实战演练”中积累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教学渐渐成为李海鹏老师的兴趣与追求之所在。上学期开展的DIY课程,收获了同学们满分的教评,这使他备受鼓舞,并期望着自己未来能以全力以赴之姿,成为一位更加优秀的教师。


上过《中西诗学文献与诗歌文本选读》的童漪雯同学这样评价李海鹏老师:“他以年轻的气场感染着课堂,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中肯的观点,锐利但不偏激,温和却有见地,让我产生很多共鸣。”在同学们眼中,这位带着东北口音的青年教师是亲和幽默、值得信任的。绿茵场上共同挥洒汗水、课后三五成群撸串小酌畅聊……这是李海鹏老师在课堂之外与同学们常有的互动方式。于同学们而言,他不仅是良师,亦是益友。



被问及对本科生学习新诗的建议时,李海鹏老师提供了一份书单:


1. 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文生译

2. 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李双志译

3. 哈罗德·布鲁姆等著:《读诗的艺术》,王敖译

4. 尼尔·麦克格雷格:《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范浩译

5. 王佐良:《英诗的境界》

6.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7. 吴晓东:《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

8. 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

9. 段从学:《穆旦的精神结构与现代性问题

10. 刘禾编:《持灯的使者》


最后,他总结道,“本科生还是先从阅读作品入手,先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谈论学术问题。我反对‘揠苗助长’,因为学术研究绝对不是短跑,而是长跑。与其他创造性行业相同,对于学术研究领域而言,兴趣是最重要的。”


创作者、研究者、翻译者……多重的身份,使得李海鹏老师更自由地探索新诗的世界,并与之共舞。他发现光、探寻光,最终又传递光。


- 推荐阅读 -


张良仁教授:跋涉中外,探寻过往;品味四方,感受历史


【一图看院系】南大文学院:文学之都,南雍乔木


名师风采 | 文学院闵丰老师:风流儒雅是吾师,丹心热血沃新花


采访|江怡萱 刘菁

组稿|潘奕忻

封面 | 罗济晗

美编|倪悦

责编|谢清扬 邵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大招生小蓝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