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科学之光”,感受化学创造的美好生活!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大招生小蓝鲸 2024-03-19


随着2021级新生逐步恢复线下教学,“科学之光”系列通识课程终于能和各位同学在教室中相见。通过“科学之光”通识课,来自不同学科的新生同学们能有机会与两院院士、长江杰青等资深教授面对面对话,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发掘自身科研兴趣、培养科学思维、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10月19日晚,郭子建院士领衔的“科学之光”——化学创造美好生活课程开课,请大家跟随小蓝鲸一起回顾课堂,再次感受那个化学奇妙夜的魅力吧!


上课前院士与同学们坐在一起等待铃声


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新生学院执行院长徐骏教授与同学们交流。徐骏教授讲到南京大学为本科新生开设“科学之光”系列通识课的初衷时提到:要把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优秀师资为同学们所用,希望同学们能从大师身上领略风范、感受大师风骨“来到南大不虚此行的体验;同时,培养新时代年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要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科学之光”系列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包括文科专业的学生,希望同学们成为文理兼通、具备科学精神与思维、拥有全球视野的初衷。“科学之光”系列通识课致力做到学科交叉、本研贯通,让同学们拥有更基本、更全面的学科基础


徐骏教授致辞


郭子建院士针对课程加以补充:对于化生大类的同学,这门通识课有利于大家充分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意义丝毫不亚于跨专业选修。化学是介于数理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起到“立交桥”的作用诺贝尔化学奖也曾颁给了很多生物学家——这便体现了化学的包容性。


课程正式开始,郭子建院士先从化学的科学本质、学科特点、南大的办学历史、科研平台等方面出发,和同学们畅谈“什么是化学”以及“为什么要到南大学化学”; 随后简要说明了本门通识课的教学安排与大纲,并对课程概论加以讲解。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时,郭院士谈到当今社会对化学的“妖魔化”,当他举例说到“菜籽油里没有化学成分”时,在座的同学们无不捧腹,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同学们听课也更加专注。


郭院士从合成材料石墨烯的具体应用、太阳能转换的限制、靶向药物精准治疗、火箭助推燃料、水的新应用等方面,向同学们全面地展现了现代化学学科如何带动材料科学的发展,这也是化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巨大能量的重要原因。郭院士还列举了许多社会生产中的具体例子讲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大家了解化学学科的具体应用。


最后,郭院士通过环境问题、人口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方面,寄予化学学科在新时代发展所面临的希望和挑战,同学们对化学学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同学们专注听课


郭院士与同学们交谈


课后,小蓝鲸有幸采访到郭院士,请他谈谈本次授课的体验。

Q:您觉得化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A:中国在不远的未来有很多目标,比如说“2030健康中国”、“2060碳中和”,要实现这些伟大的梦想,化学学科能做出重大贡献。所以从这一点看,首先我自己对化学的重要性坚信不疑,同时也希望选修这门课的同学能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


Q:您希望同学们从这门课中收获到什么?

A:我最希望同学们能了解,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有前景、非常重要的方向。他们经常讲,学化学是掉到“天坑”里了,其实并非如此。目前的化学学科发展,越来越能显示出它作为物质科学中最核心的一门科学,是充满了活力和未来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意识到到这一点,能够扎根这个学科。


Q:选修这门科学之光课程的有很多非化学专业的同学,您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建议?

A:我期待这些非化学专业的同学能深入了解一些化学的原理、基本知识、前沿成果,同时,也期待他们能把化学的重要学科形象传达给他们的同学、所在研究领域的组织机构,把化学学科更加全面的形象反映出去。希望他们通过听这门课中不同老师的讲授,了解化学的各个分支方向,拓展知识面,将化学研究的思路选择性应用到他们的专业领域,能够对他们的专业学习有所裨益。可以说,化学综合了数理、生命、环境、能源等等其他学科的精华,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够掌握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的东西。


小蓝鲸正在采访郭院士


除此之外,小蓝鲸也采访到了几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化学 邓晓蓉

Q:作为化学专业的同学,为什么还想要选化学相关的通识课?

A:我非常喜欢化学,对于刚刚步入大学阶段的我来说,这门课是一个桥梁,希望通过这门课加深对化学的理解,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做更充分的准备。



经管 不便透露姓名的小蓝鲸

Q:在这么多种类的“科学之光”课程中,为什么选了这一门?

A:我在高中时就对化学很感兴趣,现在有机会听院士讲化学,能在专业课之外找到自己熟悉且喜欢的领域,感觉很幸运!

Q:你希望从这门课里可以学到什么?

A:用一个更宽阔的视角来看化学,了解化学在当今世界所发挥的作用。



人工智能 吴羽珩

Q:众多“科学之光”课程中,这门课哪里吸引了你?

A:首先,我来自人工智能专业,这个新兴学科需要广泛的科学知识;其次,我目前的专业课主要是数学、计算机,所以我想利用通识课的机会,在有关化学的课上拓宽知识面。

Q:你期待从这门课中收获什么?

A:与时俱进了解化学,比如这个领域的发展情况,或是化学能为当前社会贡献什么。



“科学之光”系列通识课是南京大学“三元四维”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之光”鼓励学科交叉、面向未来的前沿科学研究,“1+N+L”的教学模式,有讲座也有实验室参访和师生研讨,让南大新生在各个科学的前沿领域直观地感受学科魅力,参与并享受这场与大师直接对话的学术盛宴


采访|李楚森、陈琪雯

图片|陈琪雯

录音整理|郭彦辰

文编|王泳嘉

美编|林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