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荐”好书 | 走进大运河:带大家领略“流动的文化”


在中国的版图上,大运河和长城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气势磅礴,源远流长,对中国国家统一、南北经济发展、多样文化交流、城市集镇成长、中外商贸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千百年来,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滋养广袤大地,哺育亿万民众,发育形成了极其丰富深厚的文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宝贵资源。

大运河不仅是一项凝聚中国人智慧的伟大水利工程,也是一部延续两千多年的人文历史诗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堪称“流动的文化”。本期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份“运河书单”,一起在书中认识大运河,了解大运河的千年沧桑与深远影响。



《中国大运河百问》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中国大运河百问》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首部全面系统介绍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书籍,该书具备较高的出版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其对运河沿线的文化符号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研究。本书将中国大运河分为十章来介绍,采用一问一答的写法、图文结合的形式,让读者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前世前生。在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琳琅满目的中国大运河遗产,对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传承脉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运河故事来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临清传:大运河文化的一个支点》

(书仓借阅)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临清传》是“丝路百城传记”系列丛书之一,一部记述山东聊城地区临清市的城市传记。临清市现今为县级市,但这座依傍运河的小城,曾挟以地利,在明清两朝鼎盛之极,成为当时全国知名的商埠重镇。临清地处运河南北之间,又关系中国东西富饶之地,作为一个重要的运输枢纽,河上交流甚多,积年累月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运河文化。书中对临清繁盛时期遗留下的古迹遗址进行了侧重解说,也对当今临清的世风民情进行了描述,都让人印象深刻。



《隋炀帝开大运河》

(书仓借阅)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隋炀帝登基后,为了加强隋王朝统治,同时为了发展经济,赈济灾荒,决定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用时6年时间,开挖联通2000多里。在加强南北交通的同时,大运河由于太过劳民伤财,也促使了隋朝的灭亡。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隋唐大运河为我国古代甚至是近代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隋唐大运河在我国历史上的突出贡献不可估量。



《北京大运河的浪花》

(书仓借阅)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运河文化是北京具有地标意义的三个文化带之一,承载着北京“刚柔相济、山水相依”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历史,是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象征。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其中北京段从昌平到通州,途径北京的六个区。书籍《北京大运河的浪花》将大运河分成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四十处文化点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凸显出大运河对北京人文环境、风土人情的涵养作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京杭大运河》

(书仓借阅)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京杭大运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运河文化通过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运河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运河文化的璀璨星空。该书在给书友们了解我们的京杭大运河的同时,弘扬我们优秀的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希望同过运河特色文化为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运河两岸有人家——

晓庄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

(书仓借阅)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1933年出生的晓庄,是新中国最早的女摄影家之一,亲历并记录了中国70年发展的全历程。本书选取晓庄镜头下1950年代至今的大运河江苏段两岸风貌影像,加之大运河研究专业学者的文字记录,图文并茂全方位呈现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变迁。在运河沿线,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城镇、乡村,它们都曾是晓庄采访、采风的重点区域,留下的相关照片有万余张之多。本书从中挑选出300多张,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时间跨度达66年,全面彰显了大运河江苏段及其沿线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曾经历的各类场景,许多已渐渐远去,而影像与文字,饱含无数的生活细节,让我们重返历史现场,唤醒时代记忆。



《大运河文化研究(第一卷)》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本书选编了2018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主题的专家文章30余篇,分8个专栏,从理论指引、实践经验、文化遗产、历史文脉、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等角度,在辨明概念、理清脉络和深入研究历史、充分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国家与江苏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建言献策,提出各自的相关建议与思想,赋予本书明确的政治功能和浓厚的学术色彩。同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利用考古资料、文献资料,从经济交流、水利工程、河流形态、城市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等各个方面,拓展了大运河文化的研究,推动了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



《新编历史小丛书:京杭大运河》

(书仓借阅)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本书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调研结合的方法,基于作者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京杭大运河的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近四十年来,大运河沿线发掘了一大批重要的遗址。大运河是春秋以降在中国中东部跨越若干流域、沟通南北的水路,对中国政治的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还贯穿着古人兴建大运河的技术、重要事件、成败经验等,对今天的保护和发展大运河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大美“非遗”--大运河边的“守艺人”》

(书仓借阅)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本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与利用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精彩呈现大运河文化发展亲历者集体记忆。既有对大运河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考察,也对沿岸百姓生产生活状况的现实性思考。徐徐展开一幅饱含国与家、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等丰富元素的大运河时代画卷。这套丛书丰富的视域与内涵,得益于数十位优秀青年学子,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大运河儿女”,对大运河有着真挚的情感体验和天然的文化认同。他们从微观的、个体的视角出发,生动地呈现了普通人对大运河文化的记忆、理解和认同,在具体而微中展现了大运河文化的沧桑巨变,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学者宝贵的人文气质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大运河的变迁》

(书仓借阅)

(在线阅读)


内容简介:本书包含大运河的历史和今貌图片。大运河北起北京,南抵杭州,经过四省,沟通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它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南北航运的要道。

本书描写了大运河的历史,包括大运河的历史沿革,以及大运河在历代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介绍了大运河的地理,分五段对大运河的地理特点做了详细描述,包括从北京到天津,从天津到黄河,从黄河到陇海铁路,从陇海铁路到长江,从长江到杭州。最后引出大运河的改建,包括大运河的综合利用及其在经济建设和交通建设上的重要意义。



文案:数字图书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