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体育,“考什么教什么”不可避免吗?

邵小兵 动商研究中心 2019-08-31

毋庸置疑,在我国“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指挥棒下,体育中考成功引起了学校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有效促进体育锻炼、推动体质提高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一个普遍现象是:全国范围内,体育中考似乎已经步入了“应试教育”轨道——有相当多的学校,初一到初三的整整三年,是完全围绕中考内容来组织体育教学,也就是“考什么教什么”。


一、为什么会出现,“考什么,教什么”呢?


应试教育大环境中,高考制度尽管饱受诟病,人们却身不由己。不管是否出于无奈,为了所谓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整个社会都急红了眼,学生们深陷“题海战术”不能自拔。家长也配合默契,还会转战“校外辅导班”。今年,在国家“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情况下,暑期培训班依然火爆,名气大的甚至“一课难求”。



2、其他学科,“考什么教什么”是不争事实


众所周知,语、数、外等学科就是典型的“考什么教什么”,不这样,反倒会受到来自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强烈反对。


比如,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南京市,在号称高考“地狱模式”的江苏现如今的地位及其尴尬,整个南京考不过一个“县中”已成常态。压力之下,很多学校早已把“县中模式”奉为“宝典”。

1


3、体育中考,“考什么教什么”是顺势而为


----------“大而全”、“量效背离”的体育教学模式并不系统,运动负荷一直处于分散状态,得不到负荷积累而致运动效果差,且太多停留在泛化阶段。造成学生“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低量重复和半途而废”,养不成严谨持续的运动习惯。
“考什么教什么”这种 “少而精”的授课方式符合“运动量效原则” 。大量的时间进行某一项运动,该运动锻炼所积累的疲劳程度就会加深,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技术上,该运动的效果就会累积、会不断攀升,运动技能就会很快掌握。


二、 “考什么,教什么”,有错吗?


1、如果有错,错就错在项目设置


从项目设置来看,体育中考更多是侧重于考量学生体能的项目,如800米/1000米、5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实心球、跳绳等。作为一项求生技能,游泳进入中考,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从上海,杭州,温州、福州、广州、深圳、江门、南宁、苏州、南通等城市,是一个逐渐开展的过程。诸如排球、足球等考评运动技能的项目就相对不足了。体能类项目特点是容易量化、减少纠纷、有利考评。但相对技能类来说缺乏“趣味性”,如果教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如果有错,错就错在标准太低


调查显示,中考体育占比中考总分的比例基本范围在4.5%至10%之间。总体上,体育成绩“总分低、标准低”较为普遍,且不能拉开分数差距,区分度较小。

   

 很多地方体育中考成了“送分考”,满分标准仅相当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70分或80分的水平、且90%以上的同学考试拿满分。有业内人士反映:“与长跑相比,游泳更容易得分。学生通过15-20次课时的游泳训练,基本能达到满分”。试问:同样列为“计分考”和选拔性考试的语数外,会出现90%以上的满分吗?


三、“考什么,教什么”,如何避免!


1、项目抽签,避免考什么教什么

采用抽签形式,决定当年体育中考项目。可以设置分类题库,在八年级期末进行公开抽取。例如,从田赛类、径赛类、球类项目中各随机抽取一项等等。由于不确定性,初一初二的教学就要全面扎实的展开,初三知道了考试项目,就考试项目“考什么教什么”也未尝不可。


2、上好体育课的同时,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育除了阳光雨露,更需要风霜雨雪!越是简单、重复的锻炼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有利!重复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而是动态中思考
正确理解前提下,每一次重复,都提出新的要求、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获得新的收获——动作是不是更饱满、有没有新的超越、情感体验是不是更深刻等等。
想改变现状,先改变(师生)思想。要精心设计课堂、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
比如,运用“喜闻乐见”的游戏教学法,这样,学生课间,假期也会玩,把运动渗透到生活中去,和应试教育“抢”时间,让同学们主动快乐的完成“体育家庭作业”,无形中,也延长了体育课时。

四、中考体育,任重道远


1、标准需大幅提高,要有考试区分度

大多数人会认为,如果一门学科不容易拉分,那这门学科就相对不重要,因为无论你投入多大的时间去学习这门科目,你得到的回报或遭受的损失都是相对较小的。体育做为选拔性考试,标准就不能太低,建议等于或高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准选择内容、严格把关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

    

    2、“高考体育选考”,真的可以有


省政协委员、南京一中校长尤小平表示:“中考体育成绩基本相差一两分,几乎没有差异性,选拔效果并不好。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考试,还需要制定标准,难以一蹴而就。将体育纳入(高考)选考,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体能锻炼,但是,作为选考科目,需要完整的学科框架和课程纲要。”省政协委员、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也持保守态度。“如何在不同项目中确定统一的评分标准,难度很大。”他认为,“鉴于浙江将“技术”纳入选考科目,将体育纳入选考未必不可行,但要看中学的体育学科建设是否成熟。


五、结语


人是有惰性的,多数人进行健身锻炼都需要外力,中考体育恰恰起到了这个推动作用!应试教育下,体育只有进入“高考选考”,才能彰显学科地位,学校、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才会发自肺腑、心甘情愿、想方设法重视体育;学校体育才能真正融入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才能真正纠正体育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社会畸形印象。体育人想要身份,就要自己争取,应加倍珍惜“体育中考”机会;更要为体育纳入“高考选考”而发声。多年的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初三和高一学生的体质还是各个年级中最好的,这一切,毫无疑问应该归功于体育中考。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考体育的完善必将推动“高考体育选考”改革的进程!


推荐阅读

【中国学校体育】体育中考,“满分”的喝彩还是少些好

2.中考体育,“考什么教什么”有错吗?

3.中考体育,“满分”的假象害死人



 编辑 | 郭小婷  图源|网络

微信ID:dogshangyjzx

投稿邮箱:dongshangyj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