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4年体育课,到底学到了什么?

2016-10-28 石评月等 动商研究中心

编者按

今年七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高峰论坛上说的一席话,引起了很大反响。他说:“中国学生要上14年的体育必修课,但绝大多数学生连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学会,14年的必修课为何学不会一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课真该反思了。”很多人开始反思,学校体育相关的各个部分,包括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家长、学生自身都有其缺失之处,才造成许多学生14年体育必修课没有学会一项运动技能的现象。


但是否学生在14年的体育课中就真的什么都没学到呢?恐怕不尽然。而我们的学生在现有的体育课中到底学到了什么,不妨来看看大学体育老师锦莎石老师的几位学生对自己的14年体育课的回顾。



石评月(江苏无锡)

 

一年级的第一节体育课依稀有些许片段残留:壮实的矮个子男老师像拎小猫一般把我们排成了令他满意的队形,“今后就这么站,不许随意改!”他凶巴巴的口气,每一个同学至今还记忆犹新,我想。于是,直到六年级毕业,我也没敢从第二排窜到第三排去,仅仅在两侧的同学都飞快高过我的时候,悄悄地往排尾挪了挪。




第三排。可以因为“听不清”而自由开小差的地方。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没有对“第三排”产生念想的只有24节课——每学期第一节课,因为你需要了解考试内容。应试教育下的体育课的优点在于,我有理由顶着考试的名义甩掉黏住屁股的板凳和麻木的大脑,用运动的方式思考另外一场考试。




然后便是大学。然后才渐渐明白体育之为课,正与专业课相同(但愿裴多菲不要不满于这低劣的仿句)。抛开“应试”的外壳,大学的体育舞蹈课让我建构起了“自觉”,而这自觉建立在“真诚”之上。于是,每一次上课,我都能够挺直了腰板、昂首阔步走进舞蹈房,即便这是尚未睡醒的早晨八点。体育课不是单纯地体能教育,因为身体的另一种表述形式是生命。如何在思想的层面获得身体的健康、如何在意志的层面追求生命的高境界,这些我原以为与体育毫不相干的哲学话题似乎都有了落脚点——话说回来,任何领域的最高境界不都是哲学吗?



陆秋羽 (江苏南通)

 

从小,体育课都是与语数外对立的一门课程,随着各科非体育老师的争夺价值连连攀升。体育老师多事多病寡言少语,消息通过班主任传达,有着隐秘的办公室,花样百出的器材和不被一帮小屁孩欣赏的完美身材。课堂上发布命令时声音沙哑而夹杂哨声,来去无踪,是除了计算机老师之外最让人羡慕的自在神仙。小学里没有体育考试的相关压力,就是学广播操和玩,沙包,贴烧饼,木头人,老狼老狼几点钟,冻人解冻,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穷开心嘛,不怕晒不怕热,没有形象毫无拘束,一等老师说解散就散成了一团一团地蹦蹦跳跳。“和我们一起玩吧”是当时最完美的结交好友的邀请,小孩子恩怨分明的世界里这就是好感的最佳证明。小学阶段的体育就是处处都是跑道,哪里都是体育馆,和玩含混不清,和友谊紧密相连。




我对体育认知的转折在初中,我跑了第一个800米之后懵了。口含鲜血,肥肉颤动,满面通红喘不上气,不就地躺下是一个胖子对体育课最后的尊重。我感到了恐惧。体育课没那么好玩了,太累,扔沙包变成扔实心球,跳皮筋变成跳远,跳绳,还是跳绳,不过有了个数要求和时间限制。印象最深刻是体育会考前一次体育课,在老师的命令下跑台阶直接跑到半残,站都站不起来,奠定了我腿部肌肉的绝对基础。但是会考还是要考啊,体育不能扣分啊,所以那时候几个体育困难户会被老师大清早叫到一起集训,放学后又叫到一起强化,于是我和一帮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孩子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与其说是体育课,不如说是对我那之前身体的突破,如同蝉蜕一般,在虚弱里装上了坚强的种子,成为了我尝试着在各领域突破的开始,后来才明白对于坚持的知觉是从体育开始发端的。




高中校长是南师大毕业的,所以体育的教学模式和南师大一模一样,高中我选了两年的羽毛球,体育不再是奔跑跳跃,慢慢开始和某项特定的运动挂钩了。嘿,你选的什么体育?羽毛球。诶,我也是!以后一起打吧!好呀好呀。从此我和我的后桌就过上了每周二上午第四节课总是汗流浃背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不参加运动会的人来说,在汗水里慢慢确立的是比赛的观念和竞争意识。


当然其实这并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校长对于锻炼的重视。每逢重大考试前的下午最后一节课,统统不许写作业,强制地把我们拉出去跑圈,解散后也鼓励我们散步去个小卖部,找块地方打打球聊聊天,那时候是全年级的体育课。拖延症往往就是在那时候爆发的,我们会把体育课看成是一段永远不可能被利用起来的可利用时间,然后义无反顾地把作业拖到晚自习。体育和自由划上等号,慢慢伸手去助力晚间的高效学习。


我从来不是一个娇气的人,但是我贪吃。这就决定了我不可能有着姣好的身材并且我要不断地为着姣好的身材奋斗。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觉悟呢?胖到大学被第一个体育老师看到之后。他说:希望四年之后每个人都能亭亭玉立,我对这样的祝福很感动,然后就开始跑步了。先是跑了八百米之后给自己鼓掌,然后看到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奔跑又不知疲倦的体育生后羞愧地低下了头。我开始接触健身,自己捣鼓捣鼓APP,把里面标准的动作模仿的一塌糊涂,开着跑步的计时散步,鼓起勇气报了游泳和拉丁舞。就像现在这样,但是我做完一套操后会有满足感,慢慢能跑5公里,下水后不会淹死,穿上舞蹈鞋也能假装臭美一下。这是体育课吗?我想是的,体育课最终的目的不是应试,是教会我们如何在静若处子的生活里保持一颗动若脱兔的心,是带领着我们一点点走上一条不需要引领的自强之路,进行身体和心灵上双重的自我雕刻,是在最小的空间里告诉我们何为最大的灵魂自由。


虽然我还是很胖,不美,贪吃,但是我一直都偷偷品尝着自由的快乐。不再有体育课,但到处都是体育,这也许就是我从14年体育课里学到的了吧。



崔航(天津)

 

嗯,时间真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看到这个题目,我掰着手指数了数,真的上了14年的体育课。拧上时间的发条,然后慢慢松开,那些岁月背后的细枝末节,都藏着微笑的影子。


想想小学时,觉得体育课是“游戏”的代名词,最开心的事就是上体育,大多是自由活动的,三五成群地跳皮筋或是一大群人一起丢沙包。那时候我个子矮且体育无能,跳皮筋跳不高,同学嫌我丢沙包扔不远又接不到,每次都照顾我让我在里面。对于体育的初级认识大概是从四年级开始的吧,隔壁家的孩子每天和我一起上下学,她被选为运动员,每天早起训练、晚上下课训练,为了还能继续一起上下学,我也陪她训练,当然我每天都累到炸,不过确实为我的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教会我的大概就是同学间的友爱和对自己选择的坚持吧。




 我的初中,民办寄宿学校,半军事化管理,以学习和体育成绩兼优著称。每天早上跑操,不分冬夏,除非大雨或大雾。体育课也比较正规了,每堂课必跑五圈,只多不少。由于中考有体育成绩30分,学校格外重视,体育课大多围绕考试内容进行训练,自由活动仍然有百年不变的丢沙包,很多人开始渐渐喜欢球类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可能因为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育爱好也在随之改变。初中体育给我的影响最大,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可以坚持每天跑步,一直到现在。


高中没有了体育高考,我们的体育课又恢复到无人看管状态,很多人带着课本或试卷去操场上迎风苦读。我个人是不认同这一点的,毕竟难得每周两次的锻炼时间,而且体育课写作业往往效率很低,总会听见“我一节课就写了一道题”“我看的单词都没记住”之类耳耳。而我选择在体育课的时候锻炼身体,跑步、跳绳、打球,虽然经常在偌大的操场上只有寥寥几个人的身影,但我还是坚信这样的锻炼才会让我之后的学习更有效率。高中的体育课大概教会了我劳逸结合吧。




步入大学,似乎遇到了真正的体育课,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有必修的基础科目,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修,学一门技能。尤其是锦莎石老师的课程,虽然要求严格教学节奏快,但她的体育课苦中有乐,让人觉得十分充实,每次有进步或学会一个新的动作都特别开心。大学体育可能不只是学会了什么,更是得到了一种令人愉悦的心灵体验;不只是为了掌握某种技能,在学习之余,有让自己心情舒畅的爱好也是极好的。


总结我的14年从体育无能到可以报名参加个运动会或者马拉松,虽然有时名次不佳,对我来说也是很大进步了。对于现状,我希望学好拉丁舞,不仅是一种运动、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相信在锦莎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马勇骏(山东青岛)

 

时光从生命中悄悄走过,我们从小学一年级懵懵懂懂踏入学校的无知孩童渐渐走过初中踏过高中步入大学,而体育也在这一历程中一直同我们相伴,在14年的光阴之中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从小学开始,漫天飞的跑步猝死及学生压力过大自杀事件,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度逐渐加强,一来为了强身健体,二来为了缓解压力,于是,体育成为我们步入学校一来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小学时期,体育可谓是学生们最为喜爱的一门课程,原因无非与孩童时期玩耍的天性,体育课上得以从一天的课程中解放自己,到户外去释放孩子的天性。在这个时期,可以说最怕听到的一句话便是:“体育老师生病了。”亦或者是“体育老师有事”之类的话,这一类的话最多出现的时期便是临近考试的期间,为了加强其他科目的学习,体育老师便不得不“被生病”了。


步入初中以后,体育加入中考的考试项目,从初三开始便变得让人闻之却步,体育课不再与玩耍有所关联,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魔鬼式“锻炼”,每次体育课便是无尽的跑步。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老师为了监督我们跑足圈数而没跑完一圈发一张扑克牌来计数的方法,尽管当时可以说是对这种方式深恶痛绝,但如今回想起来也算是一段有趣的经历,不断跑步的痛苦已随时光逐渐消散,但这样的一场经历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而这整整一年的锻炼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使得我们真正懂得了练习及坚持的重要性。


从踏入高中的校门开始,我们便背负起沉重的课业,体育课也成为我们唯一将从层层试卷中拯救出来的课程,这一时期的运动成为了一种减轻压力的方式,这个时候也逐渐明白了为何国家会因为学生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自杀事件中去重视体育活动。重压下的体育确实给人以稍微喘息的机会,每每想到哪一天哪一天有体育便使得这一周重新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步入大学的校门,我们褪去孩童的青涩,也开始步入一个同以往不同的世界。大学的体育开始开放自由选取科目,在这一学年之中,我选取了拉丁舞,作为一个以前从未接触过舞蹈的“菜鸟”来说可以说是一项挑战,同时加之本身天赋不佳,更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但相信在坚持之下将会看到更好的自己。


正如《圣济总录》中所言: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运动对任何一个时期的我们来说都必不可少,其所陪伴我们的远不止这十四年,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愿能在体育中焕发生命新的生机。



焦克柔(河南开封)

 

我记得小学时候的体育课还是很有意思的,通常都是老师带着我们做做准备活动,围着操场跑两三圈,大家都会解散自由活动。几个小伙伴会聚在一起踢毽子,踢沙包,跳皮筋,如果人足够多的话,还会玩木头人之类的游戏。有的时候,我也会放弃这种集体游戏,和我最好的朋友,钻进挂满藤蔓的长廊,跑上跑下,打打闹闹。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这真的是最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的时光。




到了初中,体育课就好像变了样子,因为中招考试的时候要考体育:8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所以初二开始的体育课,就只有这么几项或者是体能训练。我不能说这样的体育课程安排有什么错误,但是体育课再也不是我想上的课了。到了高中,体育课完全是可有可无的课了,到了高三的时候,甚至根本不用去上,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出去走那么几圈,大部分都同学都窝在教室里,刷着怎么写都写不完的卷子。


其实大一的体育课我每次都是期盼着早点下课的,过几分钟就看下表,下课还遥遥无期,到了大二,在选了拉丁舞之后,每次都是“啊?怎么已经下课了?”我想,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本来就不应该功利地为了成绩,本来就已经很少的课时不应该为了其他功课让路,运动是乐趣,这才是体育课的真谛。



王哲君(甘肃兰州)

 

往事落入回忆,定格成一个个画面。久之启封看来,趣味弥笃,对过去十多年来的体育课,说一声,你好。


十年前,我们都还是稚嫩的孩子。那个时候,我们的体育课充满了欢声笑语。小伙伴们三五个凑在一起,跳皮筋、跳房子、打沙包或者是玩老鹰捉小鸡。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让体育课也变得轻盈起来。吵吵嚷嚷的一节课“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六年前,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话题。体育课好像也能懂我们的心意似的,每节课做完准备活动和一些练习之后总能给我们留下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男孩子们在篮球场挥汗如雨,女生更多的是在跑道一圈圈的散步,偷偷地互相讲讲哪个男生比较帅。我们懵懂,但美好。


三年前,我们的课业压力日渐繁重。班主任却变得重视体育锻炼起来,每次体育课都把大家“赶”出教室,去活动活动。体育课上我们跑跑步、打打球,缓解平时久坐带来的疲劳。我们的体育课散步依旧没有结束,只是更多的开始畅想大学的生活,谈到未来,论及人生。




一年前,我选修了篮球。在高中体育课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的学习篮球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的去接触和了解一种运动,进而发展衍生出兴趣爱好。也渐渐有了尽量每天在操场上慢跑的意识,正在将其变成一种习惯。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体育课上,大学之大,在于运动的观念。


今天,我在拉丁舞的课上,继续着我的收获。期待着姿态更加美好、气质更加优雅的自己,也期待着拉丁舞可以成为一个一直坚持下去的爱好,更加期待的是,未来的自己也能像拉丁老师那样,保持优美的身姿和年轻的心态。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学生)


相关链接


图文编辑〡朱灵玉

图片来源网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请发至邮箱:dongshangyj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