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项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刘丽靓 中国证券报
2024-09-09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塞上江南,“丰”景如画。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宁夏石嘴山市,走进大武口区农场的百亩农田里,颗粒饱满的高粱穗傲立枝头、随风摇曳。在平罗县德润农场高标准农田里,盐碱低产田今年也变为中高产田,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高耸,玉米穗饱满金黄,一幅绚丽的“丰”景,在夏末的微风中徐徐铺展。很难想象,这片焕发生机的土地,曾经是寸草不生的中重度盐碱地。

先正达集团中国种植管理的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示范区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摄

“这块盐碱地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种过任何庄稼,用了AT1技术培育的耐盐碱高粱品种,今年高粱亩产预估能达到六七百斤,这块地已经种了600亩,中科院与先正达合作后,正在加快商业化种植,明年将扩大生产。”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盐碱地综合治理始终是全球性难题。

石嘴山市是盐碱地分布较广的区域,该市大武口区地处宁夏引黄灌区下游,地势平坦低洼,耕地面积约8.89万亩。“盐碱双高”的盐碱化耕地约占当地耕地面积的六到七成,粮食产量不到正常田块的一半,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其中,中重度盐碱化耕地面积约1.8万亩,几乎无法种植农作物,是当地盐碱地治理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农场未治理盐碱地情况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摄

“经测定,这片土地含盐量在3.2‰到42‰之间,属中重度盐碱地,部分地块已属于最耐盐碱的碱蓬和芦苇都无法生长的盐土。”谢旗表示,在这片原本寸草不生的中重度盐碱地,先正达集团中国种植管理的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今年使用了AT1技术培育的耐盐碱高粱品种,大片茂密的高粱马上将迎来丰收。

站在AT1高粱示范田,放眼望去,记者看到,大多数叶片生长状况良好,未出现枯黄和焦枯现象,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性和耐旱性。“据测算,今年首次生产性种植的亩产预计将达到600至700斤。在寸草难生的土地上成功种出高粱,标志着这项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重要突破。”谢旗说。

据介绍,2023年,谢旗团队与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发现并完成验证的耐碱相关基因AT1重磅发布。这是全球首次发现农作物耐碱基因,揭示了作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在作物高耐盐碱能力研究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最为重要的科技突破,入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研团队根据这一突破性科研成果,通过耐盐碱分子标记育种,生产培育出了基于AT1技术的高粱品种,简称“AT1高粱”,并在宁夏大武口首次开展生产性种植。

“AT1高粱品种就好比治理中重度盐碱地的‘第一把钥匙’,有了能在中重度盐碱地上出苗、生长的作物,才能为后续土壤治理打开通道。”谢旗说。

在这样寸草难生的土地上,先正达集团中国项目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不断探索改良技术方案,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种植基于AT1技术培育的耐盐碱高粱品种,结合配套的综合技术模式,通过“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两把“金钥匙”,让最难治理的荒野披上绿装,为破解中重度盐碱地治理难题打下样板。



推荐阅读


事关资本市场,就在下周!
“猴头留着下酒,剩下的交给大王!”
周末,两大重磅!
利好!板块大涨,固态电池产业化谁将受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证券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